壮族小伙阿裤沉浸在皮艺的世界中。
阿裤既是设计师、制作者,也是经营者。
皮衣、皮包、皮盘、皮雕装饰的制作,对阿裤来说都不在话下。
□大沐文/图
塑料板搭成拱形的模样,一道水泥斜坡自然配合,人们将之定义为“地下车库”。这本是稀松平常的存在,而在东环路某小区的“车库”却格外火热,缘于皮具设计师阿裤的入驻。
七月初的苏城是一片湿漉漉的粘腻,这份感觉在地下尤为强烈。沿着斜坡,一路向下,便走进了阿裤的工作室,所谓“别有洞天”大致如此,原本潮湿的心情也因目之所及而舒朗起来。很少有人知道阿裤的真实姓名,就好像这无名的工作室,阿裤称之为“洞”。
“洞”内装饰以皮具为主,色调亦与皮料相近,较为古朴文艺。旧木地板时而嘎吱作响,老木架子传来阵阵幽香。在苏州工艺美院主修民族民间工艺专业的阿裤,在不经意间染上了怀旧的“脾气”,执着于老旧物什的收集:手表、钟、书籍、收音机、相机、手机、皮箱、铜制品、藤篮……在阿裤看来,它们有着不为人知的经历,这份神秘让他在深夜辗转想像过往风物,也让他的内心更加安定。
“欢迎常来‘洞’里喝茶。”,这是阿裤时常挂在嘴边的。这里的每一个老物什都能勾起70后和80后的美好回忆,一入“洞”,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总能轻易被搁置一边。这样的氛围让阿裤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皮具的创作中去。
阿裤对老旧物什的迷恋源于学生时代在公交车上看到的一个皮具相关视频。因着这份倾心,随后的探究和摸索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学生时代是浪漫萌动的象征,也是一穷二白的代表。2009年,阿裤做了第一件皮夹,那时对于皮具的缝合,还没有打眼的概念,只能通过拆解街边买来的钱包,用朋友寄过来的碎皮料以及网上买来的工具,学习皮具的做法。走线歪歪扭扭,并不具有美感。而现在,皮衣、皮包、皮盘、皮雕装饰的制作,对阿裤来说都不在话下。
学生时代的阿裤邂逅了皮艺,也撞见了契机。在学校的帮助下,阿裤在校内开了一家主营创意皮具的商店,以钱夹、笔袋、名片夹等皮革小物为主,风格简约自然。所有的产品,都是小批量手工制作。他既是设计师、制作者,也是经营者。在学校里的磨练,为他日后走向社会铺平了道路,他经年研究得来的工艺品,顺理成章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我会坚持纯手工制作,一刀一针一线慢慢地创造,因为手工皮件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生活艺术。”阿裤对此有着执着的信念。皮具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手工皮件自身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了很多浪漫气息。如果说服装以直观的形式表现了一个人的外观,那么皮具经久变化着的色调与魅力更贴近人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了真实的自我。
看到阿裤,你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壮族小伙。在他的记忆之中,鞋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出来的,衣服面料是妈妈亲手织出来的。岁月为回忆镶嵌了一道金边,就如同时光赋予了皮革独特的质感。相较于安逸的家乡柳州,对阿裤来说,苏州的节奏仍是有些快,他要沉浸在皮艺的世界中,让时光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