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如画 游人如织 生活如诗
黎里古镇:打造静谧悠然的心灵休憩地
当同在“吴地”的同里、周庄和“越地”的西塘、乌镇浓妆迎客、享誉国内外时,还有一颗江南“水乡明珠” 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却依然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淡然,这便是位于江苏苏州的黎里古镇。
2012年,古镇保护开发正式启动,历经4年的精心修缮,核心区已恢复明清风貌,成为江南古镇中的后起之秀。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吴伟斌告诉记者,黎里的保护开发力求从周边水乡古镇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实现错位发展。以“慢游名镇”为定位,形成以明清风貌为主、民国革命文化彰显、文创休闲产业齐进的宜居、宜业、宜旅的水乡古镇。目前,古镇核心区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并开门迎客,二期、三期工程全面推进,古街区旧时风貌初显。
走进黎里古镇,眼前呈现的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画面,处处散发着静谧与悠然。古镇现有9万多平方米明清建筑,老街市河两岸还保留有3800米长石驳岸,266座桥埠,254颗缆船石和10余座明清古桥,形态各异,图案丰富。而最富特色的则是黎里至今还保留着的115条明暗弄堂。其中,有两条暗弄相连的双弄;有明暗并排的双弄;还有弄中弄,堪称江南古镇之最。各式弄堂大都以姓氏命名,极富民间色彩,一般称“某家弄”。如周家有周赐福弄,陈家有陈家湾堂弄,李家有李厅弄,陆家有陆家弄。弄堂的地势都逐步增高,称为“步步高”,一方面是讨口彩,更主要是泄水的需要。
据介绍,暗弄堂也叫陪弄,是黎里民居的重要通道,少则五进,最多的达九进。现存的90条暗弄中,最宽的有1.6米,最窄的只有0.7米,超过100米的就有11条,最短的也在50米以上。一条五进的陪弄,有六道键门,九进的陪弄就有十道键门。键门是用坚固的木板特制的门板,一般厚度在三厘米以上。每道键门后面都安有两条门栓,陪弄的前门与后门除了两条门栓之外,还要加上一个竖撑或斜撑。这些陪弄,在明清和民国时期,组成了一个整体,加上东南西北六个栅卡,形成了一个防御体系,护卫着黎里镇的民众。也正是这道独特的风景,为黎里民居增添了不少古韵与诗意,更浸透着浓浓的沧桑感。
文化彰显内涵 三大片区勾勒繁华
在黎里古镇的规划图上,清晰地显示着未来将形成的三大片区:一是以市河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古街区,二是以揽桥荡为中心的现代人文休闲区,三是以寺后荡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体验区。吴伟斌说:“黎里地处中国水乡古镇最密集的地方,基于对周边古镇开发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打响品牌,关键是文化。”
据地方志记载,黎里历史上共出过特奏名状元1人,进士26人,举人61人,而清乾嘉年间,确定了“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家,从中走出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包括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理、浙江布政使蒯士芗、以诗文著称的徐达源等。辛亥革命后,又涌现出爱国诗人柳亚子等一大批文人雅士。当代则有“激辩东京”的国际大法官倪征日奥、被中山先生称为“是医国手”的金诵盘、第一代女影星殷明珠等。如今,黎里共有各类文物古迹258处,周宫傅祠、端本园、柳亚子故居已恢复昔日的风采;五亩园、禊湖书院、周氏义庄以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式样、原环境的“五原”为准则,营造出曲深幽径的江南文化院落。作为明清时期的商业大镇,黎里镇汇聚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及儒教等,在江南古镇中更为实属少见。
“为了让游客留下来之后有东西可看、可体验,古镇将引进艺术家工作室、民间博物馆等项目,以增加古镇文化内涵。同时,加大与文化部非遗中心的合作,引入不同类型体验非遗产品,打造‘非遗小镇’,并推进与同济大学的合作,吸引各类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创小镇’。” 吴伟斌说。
特色民宿集聚 隐士小镇呼之欲出
旅游目的地不仅要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更重要的是留住人。在从观光旅游到休闲体验游转向的当下,对于旅游者来说,黎里给予的惊喜,不仅仅是唯美水乡古镇风光,还有一处处风格迥异且各有特色的精品酒店和高档民宿,成为古镇一张靓丽的名片。
记者来到已成功开业的水岸寒舍特色民宿。与其它民宿不同,水岸寒舍有独栋型的住宿提供,都是分布在黎里古镇大街小巷。近百套宅院修旧如旧,老旧墙画,复古桌椅,精致而考究的摆件,处处都散发着水乡温婉的人文情怀,让游客真实感受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不少人自驾寻来黎里,在此住上一段时间,过一过不同生活。
除了水岸寒舍,318文化大院、爱慕民宿项目、上海真旅网民宿和四星级梨花度假酒店等项目也已经形成投资意向,黎里正全力形成精品酒店,高档民宿集群,打响“隐世小镇”品牌。“赏一赏古镇风光,品一品油墩、海棠糕、多肉馄饨、辣脚、茶食糕点、老虎豆,套肠、酱鸭等特产美食,再体验一把古镇民居生活,必定别有一番风味。”吴伟斌介绍,目前古镇南部规划了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区,未来,黎里将实现古镇休闲旅游与生态农业旅游有机结合,打造成为长三角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汪宏胜 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