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6G,商用渐行渐近

2025年是6G发展的关键之年,技术标准研究将在今年6月启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其中,6G概念为首次进入报告。业界普遍预计,6G将在2030年前后落地商用。

6G,全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是5G升级版,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提升10到100倍。自2018年起,我国就开始前瞻性研究和布局6G技术研发,目前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在产学研用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具备非常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表示,紫金山实验室在这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具体在6G空口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新型网络演进以及无蜂窝通信系统等方面都有重要突破,为6G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6G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深度融合,潜在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新型智慧城市、低空经济、数字孪生体、远程精准医疗、自动驾驶等,至少可惠及“3个万亿级”产业,分别是智能终端、智能算力服务、智能网联汽车。

在低空经济应用方面,6G技术已经开始展现出强大威力。比如,紫金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利用6G无蜂窝通信技术,帮助巡检无人机自动识别有无道路破损和暴露垃圾等现象,并实时将相关信息回传至管理平台,为城市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眼下,6G正处于标准研究制定阶段。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无线通信方向的研究员黄晨,正与课题组的同事们并肩奋战,全身心投入将“南京成果”纳入国际标准的攻坚任务。“我们已经把研究内容梳理好了,正在撰写提案材料。计划4月向国际提交提案初稿。只有掌握了标准,才有话语权。”黄晨说。

值得关注的是,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将于4月10日至12日在南京召开。届时,3GPP(由多个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组织合作开发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组主席将分享6G标准牵引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