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首页>地方频道>无锡>要闻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无锡如何发力?

   “最近,长三角地区的朋友们都很忙,紧锣密鼓谋划协同发展大计!”在昨日举办的环太湖城市协同发展研讨会上,不少专家提起近期频传佳音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倍感振奋。会上有专家形象地描述到: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的召开,三省一市携手制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真正进入了快车道,按下了快进键!作为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的无锡,未来如何抢抓机遇,立足自身优势,更好融入发展?现场专家出点子、谈看法,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挖掘好山水和人文稀缺资源,培育好新兴增长极

  创新时代的到来,为无锡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构筑了新优势、创造了新机遇。“如今山水人文资源,已是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依托核心要素——山水和人文资源的供给,泛太湖地区将孕育新兴增长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在新时代很多新经济业态的出现有它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有生态风景区的地方就有可能孕育出新经济。为何?这意味当地不需要依赖传统的规模化的发展模式,更注重创新。在这些地方,办公场所推开窗户就能看见风景。风景给人创作灵感。”在杨保军看来,无锡精心打造的拈花湾禅意小镇,一草一木摆设皆用心设计,就是极好的示范。

  杨保军表示,如今城市的发展动力正经历新一轮演变,从过去的制造驱动、资本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在新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靠啥?靠人。如何留住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依靠的是宜居城市魅力。杨保军认为,未来创新人才最青睐的办公环境,不会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而是充满诗情画意、能激发灵感的创意空间。未来无锡应重新“审视”自身优势,充分规划利用好山水人文资源、开展好城市设计,以“相对较低生活成本、高品质城市生活”定位,锚定无锡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发展优势。

  积极参与生态共保,共筑世界级城市群“太湖绿心”

  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离不开绿水青山的良好环境。推动长三角地区生态共治是专家热议的焦点。未来,无锡如何在环保联防联控上作出“无锡贡献”?中规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说,由于特殊地理位置,无锡区域太湖水的水流条件最差,这意味着此处最易产生污染,因而对无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生态红线管控,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好生态修复。“无锡作为”对太湖治理来说至关重要,是必须要扛起的责任。

  依托太湖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绿心”,构筑三圈层环形放射的环太湖生态绿廊,是太湖治理的新思路。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袁锦富认为,通过环湖生态湿地和入湖河道沿线绿廊的建设能有效改善太湖水质。目前一份“环湖生态绿廊总体规划”已经制定,希望通过生态廊道有机联系环太湖地区的生态资源,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共同体。“未来,环湖各城市应充分凝聚共识,通过绿色廊道的构建,将原来分布在各市的孤岛式的生态斑块,如湿地、山体、水体等进行串联,形成生态绿廊网络,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效益,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袁锦富介绍,远期,应当对接浙北生态资源、上海的区域绿道,建立覆盖太湖流域、连接长三角城镇群,通过环太湖的内、中、外三个圈层,形成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网络,共建环太湖旅游品牌,推动转型发展,再塑生态文明时代的“人间新天堂”。

  历史文化名城打造,进入“名城+美好生活”时代

  环太湖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资源丰富,已成为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载体。以乌镇为代表,“乌镇+旅游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正催生出众多新业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无锡还有哪些发力点?不少专家认为,无锡城市魅力的彰显还不够突出,是发力点所在。浙江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顾浩认为,从发展过程看,目前不少城市已从名城发展的1.0版本,走向2.0、3.0版本,未来会走向4.0模式。“1.0”阶段就是名城+观光,第二阶段是名城+休闲体验,第三阶段是名城+新兴产业培育,第四阶段是名城+美好生活,如何打造好独具无锡特色的城市空间,营造惬意的人居环境,是需谋划好的方向。

  现场一种声音,引发广泛共鸣。“环太湖地区能否沿湖打通一条环形步道?”“面对丰富、未充分利用的水面资源,能否开发多城联动的游船项目?”环太湖城市,协同合作,才能互利多赢,这也是研讨会举办的初衷。杨保军建议,未来环太湖城市应在生态保护、文化风貌、城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协同上多做探索创新,合力打造环太湖地区命运共同体,抢抓好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这个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93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