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梁溪工商黄巷分局与金桥副食品市场共同投资设立的食品快速检测中心在锡澄路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无锡市区的食品快检中心已超过了320家,主要设立在农贸市场、食品市场及大超市内。
设立快检中心,宗旨是要快速检查食品是否安全,如果有问题快速上报、快速处置。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食品快检中心存在着“慢检”、不检现象。
规定
星级市场日检15批次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督尤其是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力支撑,这两年无锡一直在加快推进智慧食安快检物联网应用项目,扩大食品安全监控网络覆盖范围,目前无锡市区快检中心已超过了320家。
据悉,快检中心场地和人员由市场方提供,快检设备和耗材由政府监管部门负责,中心配备了电子取样、多功能食品快速检测、视频监控等专业设备和配套设施,建立了从抽样、检测到不合格处置的全链条监控体系。2017年无锡全市农贸市场累计完成上市食品抽检91.48万批次,检测合格率99.27%,销毁不合格食品1.3万多公斤。
2017年年底,无锡市还专门出台了《无锡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快检中心单独设立,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配备2名以上检测员,培训合格后上岗。三星级及以上市场,每天检测量不得少于15个批次。意见同时要求,设立快检中心的市场每天开展检测工作,并通过市场公示栏公示检测结果。
暗访
上午10时还没有快检
意见出台半年,这些食品快检中心执行情况如何?
23日上午10时多,交易高峰已过,记者来到至和路五星菜场,看到检测站就设在服务台内,除了墙上挂着检测注意事项,外观根本看不出是检测站。几个摊贩在和工作人员聊天,几部电话机压在检测农药残留的设备上,并且上面全部是污渍,显然好久不用了。当被问及数据上传的事,一名中年女工作人员讲:“还没来得及测,又不是天天要测。”
17日上午,记者暗访城北一家市场快检中心发现,中心内只有一名检测人员,佩戴的不是检测证而是市场工作证。调查发现,该检测人员并没经过培训,掌握的检测知识只是“看了看厂家的设备介绍”。在市区另一家农贸市场,记者找了半天才找到不起眼的快检中心,竟在厕所旁,且大门紧锁。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农贸市场、超市快检中心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周末无人值班,或者随便拿出一间房,位置偏,不好找。此外部分检测人员误操作较多,检测前不注意个人卫生,检测结果有偏差。
部分市场对检测结果公示内容不齐全,影响市民的判断。在城区一家食品市场显示屏上,虽然公布了检测结果,但只有食品品种和检测品种,没有经营者姓名和摊位号。在长江路上的一家农贸市场,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市场只是作简单丢弃当垃圾处理。
“这个要问厂家了,我不知道。”7月20日,在一市场快检中心,无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在询问检测人员设备添置情况时,竟然得到这样的回答。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快检中心设备和耗材的添置,应根据市场食品的品种和供应量决定,而不是听厂家的。
据了解,一家快检中心投入初期费用在50万元左右,其中设备投入近20万元,其他涉及人员工资、水电、检测耗材等费用。
观点
快检设备“睡觉”可惜了
食品快检中心设在市场内,如何让它更好发挥作用?梁溪工商黄巷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黄巷地区有新老8个农贸市场,作为全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朝阳蔬菜批发市场每天检测批次达上千个,覆盖所有蔬菜品种。对其他市场,虽然检测品种没有强制,但工商部门会根据季节不同,要求检测不同的食品。比如这段时间要求加大对卤菜、奶茶、糕点等“短保”食品的快检。如果市民对其他食品有疑义,快检中心可以单方面提供检测服务。该负责人表示,工商部门每周会督查相关数据,但由于力量有限,做不到天天督查。
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无锡所有食品快检中心都实现了联网,所有快检中心检测数据均实时上传至无锡市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作为监管部门,食药部门会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市场每天更新数据,同时会组织对快检中心的检测力量进行培训。
业内人士表示,无锡市场快检中心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如果按照每个快检中心2个人来计算,600多人的技术力量投入,无论是监管部门或厂家都提供不了这么多人,只能由市场方面解决,但“不能简单听由市场方拿出两个人来应付了事,主管部门要注重定期对这类人员的培训。”该人士表示,快检中心日常所需耗材、试剂等均纳入财政预算,政府投入的设备要用,更要会用,“政府买单的10多万元的设备,放在快检中心睡大觉,就可惜了。”更主要的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失责引发问题,很多方面是要承担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