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当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悄然临近,人们才恍然意识到“联结”物联网已成为生活在无锡的一种习惯。
在这里,从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工业设备到城市基础设施,再寻常不过的物品都可能被联网,进而获取数据。当这些数据被应用到制造业、公共设施、民生行业、服务行业中,就契合了传统行业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换言之,物联网已成为产业乃至城市发展变革的动力引擎。
城市因智慧而更加美好。物博会的举办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两年来,世界各地的项目来了、高端人才来了、领先技术来了、先进理念来了……物联网为无锡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创造美好智慧生活提供无限可能,支撑着无锡新的腾跃起飞。
正如美国硅谷未来研究所主管安东尼·汤森在其《智慧城市》一书中写到:科技,是发展智慧城市的一剂良药。我们每个人通过一个个网页、一个个应用程序和一次次点击正在一点点建设智慧城市。
在无锡,伴随着一个个示范应用落地开花,一个个基础设施建构铺开,一个个商业模式更新迭代,一个融合民生“智”享、产业“智”造、社会“智”管的高品质宜居之城和智慧之城,正变得清晰可见。
春风化雨,生活点滴皆“智慧”
两年前,当世界物联网博览会首次举行的时候,宜兴官林储巷的退休市民杨以美并不关心出现在大会上的风云人物姓甚名谁。而2018年,她早早安排好了出行计划,要到物博会的展会上亲眼瞧瞧又有啥“黑科技”。
“物联网是什么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它在哪里。”杨以美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机给记者展示一张电子小票,上面清楚地显示着商户的名字、电话,及商品的名称、重量等信息。点击商品名称下方的“可追溯”,还会跳出“食品溯源”页面,上面显示着购买商品的时间、经营地址、摊主姓名。自打宜兴推动“基于光交互技术智慧农贸溯源系统”建设并在官林储巷农贸市场率先投用以来,杨以美买菜就多了个习惯——用手机“追踪”菜的来源。
这两年来,无锡人的生活确实变了,变得愈加的智慧。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不但成了全球物联网发展成就的“展示窗”,也变身为每一个普通人了解智慧生活的“新窗口”。
事实上,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进步正在令无锡人养成更多新的生活习惯:停车时,借助NB-IoT网络的“智能车位管理系统”,一秒钟锁定空余车位;下班前,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自己家的电饭煲开始蒸煮,控制空调开启;看病时,刷一刷阿斯利康智慧健康系统实时监测,“排队”“找科室”不再是难题;购物时,在红豆无人服装店“刷脸”即可根据以往消费记录获取智能推荐……物联网应用如同春风化雨般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甚至已经颠覆了许多现实的规则。
“没有应用,就没有发展。”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说。回顾来时路,无锡从一开始就不遗余力地在物联网示范应用上进行探索、实践,鼓励企业先行先试。截至目前,无锡共承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支持的智慧环保、汽车电子标识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21个、市级以上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300多个,形成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和商业模式。智慧出行、智慧就医、智慧购物、智慧娱乐……智慧应用正形成一个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体系,给生活在锡城的市民提供便捷、智能、个性化的智慧生活。
涟漪阵阵,唤醒产业“沉睡者”
“最早以前,我们棉纺厂每万锭需要300个工人。自从探索在生产管理中移植物联网技术以来,如今万锭只需要25人,比国内使用最先进全自动化生产线的厂家少了一半用工。”在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偌大的生产车间,董事长周晔珺告诉记者。
过去产品监测是在生产后靠人工抽检,该厂每天产纱线80吨左右,工作量可想而知。如今,棉纺织厂已装备了9万多个传感器,28套信息系统组成的传感网不光能够实时监控产品质量,还覆盖了安全、能耗等多个领域。“不仅质量提升,还实现了集约增长,成本下降,每年仅电费就节省近800 万元。”
从“纺织工人跑断腿”到“建在传感网的工厂”,百年一棉焕发青春的活力。这背后,是信息化管控体系在大显身手。正如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雪浪小镇名誉镇长王坚在雪浪小镇启动仪式上所言,在万物互联时代,不再有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区分,习以为常的设备也会爆发新的生命力,会有更多重要的产业再次焕发生机,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无锡曾拥有辉煌的工商历史,亦曾背负低速发展的隐痛。在摸索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用先行先试的勇气,向未来投下一枚叫“物联网”的石子。三年来,无锡在推进产业强市的征程中,坚持把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选项,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如今,这颗石子激荡起的阵阵涟漪催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自我唤醒模式。
从沉睡中醒来,物联网已成为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在原本以机光电装备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的鸿山街道,产业唤醒计划正在有效推动传统企业向自动化和信息化转型升级;不久前,首批与高新区“产业唤醒、智能制造”项目签约的15家企业均推出了明确实施计划:英飞凌半导体将投资3亿美元引进先进智能化设备,实现产能提升和技术升级;小天鹅股份将投资1.6亿元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及精益生产智能管理系统,建设洗衣机智能工厂……
物博会举办以来的这两年,无锡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共舞”:智能传感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物联网产业成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鸿山、雪浪、慧海湾3个物联网小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全国第一个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通过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制造业“唤醒计划”和智能制造五大工程等,物联网应用已经开始渗透到制造、医疗、养老、智能家居等市场化应用领域。
在这个物联无边的时代,属于产业发展的更好时代才刚刚开始。
数字经济,宜居之城新出发
2018年六月,无锡再次荣膺“内地宜居第一城”。整洁的街道,有序的交通,葱茏的绿地,完善的设施……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无锡的解决之道,在于物联网。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大到政府决策和城市治理,一个由物联网编制而成的“城市大脑”,正在全面、深度影响并改变着这座百年工商城。
“城市病的根子在哪?就在于‘躯体’越来越庞大,但却没有统一指挥的‘大脑’。”无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新吴区副区长胡逸告诉记者,无锡高新区正以鸿山物联网小镇为试点,推行“城市云脑计划”,实现“物联网+城市”的转型升级。“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往往是各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每项应用相互独立,容易出现重复建设,产生信息孤岛。”胡逸说,城市云脑计划就是要为零散的物联网应用搭建起数据共享的平台层,作为新型智慧城市的中枢系统,让城市拥有“大脑”,进而将现实的物理世界数字化,通过“大脑”处理数据、统筹指挥,实现对城市政务、民生、产业等事务的自主感知、全面处理、智能分析和精准执行。
同样是在2018年六月,无锡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无锡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2018-2020)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打造具有物联网特色的“智慧名城”。近年来,无锡充分发挥物联网产业先发优势,着力推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建成全国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实现城市光网高标准100%覆盖;首次成功验证IPv6+NB-IoT的网络连通性和应用可行性,完成了模组和应用层面的开发,并推出了环境监测、燃气监测等系列应用产品。
而在无锡的国家性的试点中大概近20个是跟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关联的。智慧无锡的建设,始终跟信息化基础结合,这就是无锡的“智慧”所在。“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城市战略、规划、建设、运行和服务深度融合,以项目应用驱动,是无锡发展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力点和重要抓手。”无锡市经信委主任周文栋说。目前无锡已经累计实施应用示范项目300多个,其中国家级重大应用示范工程21个,形成了一系列“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智慧解决方案和运营管理模式。
伴随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和迭代演进发展,在数字新经济时代,一座叫无锡的新型智慧城市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