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首页>地方频道>无锡>要闻

无锡: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百年工商名城,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这是无锡曾经的辉煌。

  生态“亮红灯”,经济“踩刹车”,这是无锡“十一五”以来遭遇的发展之“痛”。

  GDP迈上万亿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重回全省前列,产业重振雄风,城市重焕生机,这是近年来无锡绽放的发展新姿。

  2018年5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无锡调研时要求:“无锡要更好地肩负起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和探索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使命,在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中当标杆、作示范,做好领跑者。”

  “江苏省委和娄书记对无锡的期望和信任,就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8月22日,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在接受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双传学采访时表示,肩负起高质量发展使命,无锡将以思想解放的领先带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先,努力建设世界格局中的无锡、现代化形态中的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和领跑者。

  无锡追求——

  在学习示范和追赶标杆中成为领跑者

  【面对面】问:无锡去年GDP 突破万亿大关。2018年上半年,无锡各项重点工作又取得新进展,尤其是经济运行呈现出许多积极变化。这些成绩和变化,是在无锡“十一五”以来经济持续下滑、多年增速垫底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体现了无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方面怎样的新思路新追求?

  答:作为国内较早面临转型升级的城市,无锡这三年走的路,是一条滚石上山、负重爬坡的路,是一条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路,是一条干在当下、利及长远的路。今年上半年,15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无锡有12个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位注册外资、税收收入占比、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等重要指标增幅位次大幅提升,位居全省第一或第二位。这些成绩和变化,是在无锡“十一五”以来经济持续下滑、多年增速垫底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着力化解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些成绩和变化,不仅是经济数据的回升,更是无锡人自信心的回归。

  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无锡要有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高定位。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无锡还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围绕娄书记对无锡提出的要求,我们要勇于在全国乃至世界产业格局中对标找差、突破制约,在学习示范中争当示范,在借鉴标杆中争做标杆,在追赶领跑者中真正成为领跑者。

  【太湖印记】近两年,无锡压减钢铁产能290万吨,去年以来关闭化工企业349家,均为全省最多;今年已主动关停“散乱污”企业1838家、整治868家;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下降到1.07%,由2013年全省最高降至第12位。

  【决策眼力】城市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城市定位和发展历程,无锡确立产业强市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在此过程中,注重把握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同性、新旧动能转换的平衡性、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联性,做活稳增长与调结构这“两只眼”,画出经济“止跌、企稳、回升、向好”的优美曲线,走出一条转型之路、变革之路、重塑之路和造福之路。

  无锡实践——

  抓牢实体经济“生命线”,锁定产业强市“胜负手”

  【面对面】问:无锡曾一度面临总量排名持续下滑、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发展动力持续下降、不良债务持续上升“三下一上”的困难局面。对此,无锡采取了哪些关键举措,让产业重振雄风,让城市重现生机?

  答: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和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工商基因深深植入无锡的躯体。近年来,无锡吸取“十一五”以来“脱实向虚”、经济持续下滑的深刻教训,咬定实体经济之本、抓牢制造业之根,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3个三年行动计划,安排200亿元的现代产业发展资金,近两年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超470亿元。实践证明,无锡坚定不移地选择产业强市来“落子”,是堪称“胜负手”的关键一步。去年,无锡规上工业企业利润6年来首次超过千亿元;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或第二位;无锡也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

  无锡产业强市的着力点已由“如何逆转颓势、企稳回升”向“如何巩固势头、稳健前进”转变。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无锡坚持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优先选项、以发展具有领先优势的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为重要取向,今年以来先后召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大会、智能制造推进会、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全面提速。

  【太湖印记】世界物联网版图上已烙下鲜明的“太湖印记”。截至去年底,无锡物联网企业超过2000家,产值超过2000亿元,占全省的一半、全国的1/4。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90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2016年下半年以来,无锡新签约投资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87个、总投资5631亿元,成为无锡历史上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规模最大的时期。今年一季度,20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3139亿元,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比去年接近翻番。

  【发展聚力】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基础在产业。聚焦产业强市这个发展主题,无锡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初心不改,力度不减。靠实业起家的无锡,也必将倚重产业重振雄风、迈向未来。

  无锡品格——

  瞄准自主可控,创新引领制造业“诗和远方”

  【面对面】问:以强大的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无锡走在发展前列的根本支撑和核心优势所在。省委全会提出,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围绕这一战略部署,无锡将如何破解深层次矛盾,进一步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把先进制造业这张“王牌”打得更好?

  答:产业强市的本质是创新强市、人才强市。近年来,我们坚持做到三个“并”: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两大战略”并推、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两个体系”并建、产业政策和科技人才政策“两套政策”并抓。去年,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3%,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达1.7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1件,均实现“三连增”,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关键要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原材料上实现自主可控,不能受制于人。对无锡来说,要契合自己的特点,敢于在全国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创新链的进程中勇挑重担。

  【太湖印记】在刚刚闭幕的2018无锡才交会上,14名中外院士、11名“千人”执委、200多名“千人”专家、600多名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济济一堂,81个海内外人才项目、50个重大产学研项目、10个人力资源机构合作项目、42个科技人才投资项目以及“人才贷”、硅谷孵化器PNP等项目正式签约。“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来自太湖之滨的呼唤牵引着创新“世界波”潮涌而来。

  【创新驱动力】创新引领发展,离开创新,发展就没有“诗和远方”;创新也必须扎根实践,离开实践,创新就只是“镜花水月”。无锡大力促进产业强市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同频共振,努力重构创新链、产业链相融相生、互促互进的DNA“双螺旋结构”,有效消除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让创新驱动与产业强市“琴瑟和鸣”,共同奏出现代产业“交响乐”。

  无锡情怀——

  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高质量夯实生态基础

  【面对面】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国内较早遭遇生态和土地资源瓶颈的工业城市,无锡如何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让老百姓共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红利?

  答:无锡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在全省13个市中可能是最重的,困难也是最大的。我们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成就事业、造福人民。去年无锡获评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近两年连续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内地最宜居城市。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无锡主要做三件事:治水,治气,治固废。“十三五”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会议是太湖治理和河道整治大会。今年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会议是河长制大会,进一步打响黑臭水体歼灭战、断面达标攻坚战、水质提升持久战三大战役。今年1-7月,太湖无锡水域的水质首次好于全太湖。部署1204项治气工程,科学治理工业污染、车船污染、燃煤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和扬尘污染,上半年大气质量排名由5年前的全省第九跃升到第三。以锡东垃圾焚烧电厂复工投运为契机,制定实施固废处置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根本上解决固废问题。

  【太湖印记】去年10月,停运6年的锡东垃圾焚烧电厂重新点火投运,成为近年来全国同类项目原址复工的唯一成功范例。经专家组鉴定,项目总体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根据规划,未来,锡东电厂将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标杆项目、“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环保宣教示范基地、工业旅游新景点。

  【生态定力】 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重在保持战略定力。面对繁重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无锡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仅治太一项,无锡市本级十年投入就超过500亿元。守得好山水,孕育绿动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定能在太湖之滨碰撞出精彩的“绿色传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