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首页>地方频道>无锡>要闻

无锡:落实长效管理 疏通“毛细血管”

  在密如蛛网的城市市政道路网中,相对于被称为动脉的主次干道来说,被称作毛细血管的背街小巷数量更多、与居民区联系更为紧密,这些“毛细血管”是否整洁、通畅,直接关系到市民出行环境、居住感受。

  在主次干道不断刷新城市容貌的同时,一些背街小巷存在的环境脏乱差、路面坑洼破损排水不畅、停车混乱交通拥堵、没有亮化照明设施等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广大居民和基层工作者。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居民对背街小巷的建设和管理养护有哪些期待?如何进一步提升背街小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背街小巷环境脏乱差、道路拥堵

  “一整治就好转,一放松就反弹”

  记者采访发现,周边居民区密集、农贸市场和疏导点周边、连接交通繁忙主干道的背街小巷问题较多,槐古支路、芦庄北路、稻香路、北滨路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很多未命名的道路也是如此。

  日前,记者到达稻香路时,属地公安交警和城管执法队员正在联合开展整治,对人行道和黑色路面的违法停车实施无差别执法,以强力整治推动稻香路打通“肠梗阻”。稻香路紧靠稻香农贸市场,各种风味小吃也较为有名,周边居民区密集,早晚高峰期极易发生道路拥堵。

  多名买菜市民告诉记者,除了市民乱停车外,商户乱堆放、广告杂乱等问题也很突出,前一段时间来买菜,几乎天天看到有执法人员拆广告、整治占道经营。“这些问题都是一整治就好转,一放松就反弹。”

  在疫情防控期间,属地政府在槐古支路沿线砌起了隔离墙,切断了破墙开门商户与道路之间的联系,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减少,但乱扔垃圾现象仍未禁绝,高峰期路面脏乱差的问题仍然存在。周边社区居民告诉记者,槐古支路经常上演执法人员和无证游商之间的“猫捉老鼠游戏”,执法人员一到,游商们就往附近的小巷子里躲,造成这些小巷也经常拥堵,一些商户还经常把经营产生的垃圾往这些小巷的生活垃圾桶里扔,造成垃圾桶满溢、发臭,雨天路面积水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希望整治槐古支路时能周边区域一体化整治。”

  在井亭东路,除了破墙开店、广告破损、乱停车等问题外,由于相关施工造成路面断头,原有的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也受到影响,一些人在路面上随意大小便,暴露垃圾堆积较多。目前,属地政府已经在靠近工地的一段砌起了隔离墙,以制止破墙开门、商户乱扔垃圾等问题。市城管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说,市级督察人员将对井亭东路的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防止反弹。属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说,接下来将对连接长江北路的一段进行整治,对整条道路环境秩序实施严管,后期地铁施工结束后,还将进行市政、绿化设施改造。“一些‘问题’背街小巷,一轮改造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有些过几年就要大改一次。”

  先天不足、后天“欠费”或失管

  多种原因导致长效管理缺位

  背街小巷问题叠加出现的现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建设阶段,主次干道建设经费保障到位、建设标准高,市政、绿化、环卫、照明等各种公用设施配套齐全,而很多背街小巷,要么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统街巷,要么是原来的村道,有些是开发商代为建设,这些道路除了承载基本的通行功能外,很难有其他配套设施。而随着车辆的增加,人口的密集,一些原来并不拥堵的道路,现在都出现了拥堵问题。

  针对建设上的先天不足,从2013年开始,我市按照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对背街小巷进行了大范围、高强度的综合改造,一批“环境差、秩序乱、路难行”的背街小巷整改一新。但是,好景不长,不少综合改造后的背街小巷经过一段时间的“风雨洗礼”又“旧病复发”。

  整治—反弹不断轮回的原因何在?管理养护方面缺乏长效机制是根本原因。

  秩序方面,城市道路实施分级管控,在执法管理人员配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只能优先保障主次干道的环境秩序,主次干道实施严管严控后,一些问题只能往背街小巷疏导,这就导致相对来说背街小巷环境秩序问题更为集中。基层政府将一些便民服务的“五小”摊位往背街小巷疏导、在居民区附近建设疏导点,都是这一管理体制下的无奈之举。“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城市脸面和为民服务中找到平衡。”

  同样是背街小巷,平时是否有人管、采取什么措施怎么管,对环境秩序有很大影响。一些本身基础设施还算可以的背街小巷,如连接前卫路的一条未命名道路,本来可双向通行、有人行道,却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致使违法停车严重且长期得不到纠正,与周边实施了严管的道路在停车秩序上呈现出巨大差异,一辆汽车就可以把过往行人逼得无路可走。而一些原本道路破损严重的背街小巷,经过改造后及时落实后期管理,如泰康农贸市场周边的太康路、大丁路,改造后两头安装岗亭,市场管理向外延伸、社区城管予以配合,现在经营秩序、停车秩序明显好转,“僵尸车”、私装地锁基本消除,市政设施也能维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周边居民说:“同样一条路,严格落实管理后,秩序全面好转。”

  环卫、市政设施等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专业的养护队伍。现在,市管、区管主次干道的环卫、市政、绿化、照明养护都实施招投标,落实了专业养护单位,背街小巷则受到街道(乡镇)经费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都没有落实专业养护单位,改造后基本缺乏长效管理,车辆碾压、人为损毁严重,几年后出现道路破损在所难免。一些开发商代建的配套道路,后期物业没有接管,沦为失管道路。

  落实人员、经费保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既需要基层探索创新也需要顶层设计引领

  “背街小巷是我们出门的第一条路,希望它能市政设施完好、道路干净整洁、交通文明有序,无破损积水、无违法停车、无占道经营,有些路段最好能相应增加照明设施和环卫设施。”采访中,不少小区居民都提出了他们的期待。

  “实施数字城管第三方查拍,发现问题后指派给属地整改,有效解决了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没有人管的问题。”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起,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督促检查的机制已经形成。

  但对于一些没有落实专业养护队伍的背街小巷来说,这一管理思路对基层单位构成了较大压力。多名街道、社区负责人都表示,社区本身各项事务比较多,一些有集体经济依托的社区(村)可以自聘养护单位来管理,而很多社区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段,依托社工来解决大量的问题派单,力量显得单薄。

  “要提升背街小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从经费、人员、体制等方面落实保障。”政协委员秦先生指出,现在背街小巷出现问题后,主要依托属地城管通过执法手段来解决,以执法代替管理养护,这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现在不缺乏发现问题、督促检查的人,缺乏的是解决问题、落实整改的人。”

  周边一些先进城市,不仅政府本身执法管理队伍配备充足,还加大投入实施城市保安等第三方管理引导。面对城市规模、人口、管理事项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市城管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我市执法管理力量还有待加强。记者了解到,锡山区去年起开始探索城市保安第三方管理后,确实做到了将更多问题解决在管理阶段,执法只是一种支撑和惩戒,但这需要属地投入。

  多名区城管局市政绿化科负责人均表示,当前,失管绿化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失管道路也要接管起来,纳入城管、交警的管理网络中。此前,基层有过一次成功的探索:火车站周边有三条开发商代建的失管道路路面破损严重,梁溪区多方争取经费,在实施年度道路大中修时将三条道路作为一个标段整体招标实施改造,有效改善了这一区域居民的出行环境。“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基层的个案探索基础上,还需要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建议。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94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