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

首页>地方频道>无锡>要闻

无锡:首个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启动

  10月17日—21日,无锡市中小学迎来首个“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记者日前走访多所学校发现,在校内外劳动实践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各项劳动技能,更体验了劳动知识与劳动快乐的“双丰收”。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背后,是各中小学校对劳动育人方式的思考与探索。

  “原本以为我们的烹饪大赛会去食堂开展,没想到学校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小厨房,太惊喜了!”省锡中实验学校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李俊宏激动地说。采访获悉,该校的校园厨房于上周启用,学校后期将改造升级,让厨房功能更加齐全。同样在新学期启用全新劳动功能教室的还有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该校副校长王心喆介绍,学校食育工坊从策划到落地共花了两年多时间。工坊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有5个普通教室大小。

  与劳动教育场地一起丰富起来的,还有因校制宜的劳动课程。在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五(11)班的劳动课上,劳技老师蒋子晴带领学生做起了实木相框,以此引出木工工艺——榫卯结构工艺。“学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蒋子晴表示,榫卯结构是学校劳动特色课程中的一块内容,相关的教学正在全面推开。“我们在研究船文化的过程中认识了榫卯结构。学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对中国传统工艺知之甚少。我们将榫卯结构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特色内容,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对传统文化及古人工匠精神的传承。”天一二小教导处副主任华秋晏说。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能囿于传统模式。省锡中实验学校第一小学校长刘艺慧认为,要用创造性劳动代替重复性的“笨”劳动,学生应在劳动中学会观察、思考、研究,如此才能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校内植物种植和动物喂养都是师生的课题,他们在尝试、失败、研究、再尝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开展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容忽视。采访获悉,全市大中小学现有专兼职劳动课教师3974名。市教育局相关部门统筹各方资源,形成“专职+兼职”“专职+特长”“专职+专家”三种师资队伍模式,满足基础劳动课程需要。

  营造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需要全社会支持。目前,全市建立80多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0个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70个“田间课堂”,设立120个劳动实践项目。市教育局遴选在区域具有文化、经济特色的村镇,挂牌劳动教育基地,设置传统农业与智慧农业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劳动实践场地和机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2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