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项目落地到建设,再到用工招聘,园区包保干部们没少往我们项目跑!”说起进展迅速的项目,萃星(安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潘如安深有感触。“有园区的全力支持,我们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服务企业贵在无事不扰、支持企业就要有求必应”理念,通过“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放大改革“乘”法效应、“除”去企业跑动成本,打出“加减乘除”组合拳,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招商引资吸引力、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擦亮满“淮”诚意营商环境品牌,让营商“软实力”成为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硬支撑”。萃星(安徽)循环科技加快项目进度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坚持“亲商”导向,“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宇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季节性礼品生产与销售的公司。随着订单量增加,企业现有仓储空间难以满足日常生产需求。
在了解到企业这一发展难题后,相山经济开发区迅速响应,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以高效和优惠的价格为企业协调了便捷仓库,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营商环境好不好,感受最深的是企业。
我市坚持“亲商”导向,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找准问题症结,开出治病良方,“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切实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其中,创新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实行市、县区、园区、镇(街道)四级联动。截至7月底,收集320个企业诉求,已办结319个,正在序时推进1个;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实现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闭环办理,持续提升为企服务效能;落实落细企业诉求“挂号制”“红黄绿”预警机制,推行企业诉求“1510”限时办结和说“不”提级办理,真正让企业有得有感。
坚持“安商”导向,“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有求必应”让企业无忧;“无事不扰”让企业安心。
我市坚持“安商”导向,聚焦“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探索创新监管模式,严格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实现监管“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让企业感受到更多暖意。
深入贯彻落实入企检查备案制,制度试行以来,市场监管、税务等56家部门开展备案检查1522次,其中部门联合抽查151次,有效防范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
落实落细《淮北市“综合查一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面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随机抽查监管模式,制定涉及27个部门的63项联合抽查清单、161项联合抽查计划。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仅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而且推进了跨部门综合监管,实现了服务与管理效能双提升。
坚持“重商”导向,放大改革“乘”法效应
创新推行企业诉求“挂号制”,线上线下一口收办企业各类“挂号”诉求,限时办理反馈,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见面开标系统增加社会公众登录端口,将开标过程向全社会公众公开,进一步扩大社会知情权,加强社会各界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
探索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改革,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形象。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我市坚持“重商”导向,不断解放思想,持续放大改革“乘”法效应,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组织开展“双对标”活动,对标省内最优城市、国内一流城市,学习借鉴各领域先进做法,研究制定17项优化营商环境“微改革”事项,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动态优化;制定实施《淮北市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修订完善我市为企优环境指标体系和争先进位“好班长”“好科长”评议细则,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持续提升一线工作人员业务本领,不断激活营商环境服务末梢。
坚持“富商”导向,“除”去企业跑动成本
7月1日起,我市施行2024版产业扶持政策清单,60项惠企政策可实现“免申即享”。
自2023年起,我市以部分产业政策为试点,探索推进“免申即享”工作,旨在通过数据汇聚共享、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等方式,精准匹配企业与政策,实现产业政策资金“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
政务服务的高效运行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既要走“新”更要走“心”。
我市坚持“富商”导向,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除”去企业跑动成本,让更多便民利企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深化“1+N”惠企政策清单体系建设,推动政策供给、宣传解读、后续服务等全流程改革,同步完善“一网惠企”服务功能,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免申即享”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上线惠企政策857条,其中“免申即享”政策697条,占比81%,兑付政策资金4114.2万元,惠及企业470家次。“一年一版”编制《淮北市为企办实事清单》,及时全面公开清单;建立政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实现政策“一站式”服务,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