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顶着烈日,科研人员给地球做“CT”

酷热难耐,不适合户外工作,而安徽省地震局郯庐—大别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却坚守岗位,在野外布设流动地震检测台,给地球做“CT”,为地震科学研究默默奉献着自己。

高温预警连发,他们户外工作不断

本周以来,合肥市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7℃。预警中提醒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安徽省地震局郯庐-大别地球物理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们,这几天却得顶着高温在野外忙碌,布设流动地震监测台,对郯庐断裂带进行勘测。

目前地震预测仍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地震一无所知,通过研究地震断裂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震发震规律,加强地震灾害防范研究,保障城市地震安全。

“这些流动地震监测台充一次电工作时间为25-28天,一个月后我们就得回收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安徽省地震局郯庐—大别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中长期室主任郑海刚介绍,“这次的测线从巢湖边到庐江地区,全长51公里共100个点位,5天内就得布设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为后续地震科学研究收集足量可靠的数据。”

顶着烈日在野外挖坑,给地球做“CT”

“我们明天从这个点开始布设。”8月5日傍晚,郑海刚结束了当天的布设任务后,给记者发来了一个定位“3-16”。“3-16”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他们在合肥市肥东县要布设的一个点位代号。

8月6日一早,驱车几十公里后,记者来到了位于野外的“3-16”。郑海刚一行到达现场后,带着仪器,拿着锄头就走进路边的草地里。选好位置后,郑海刚就挥舞起了锄头开始挖坑,“这些三分量节点地震仪得埋进土里,才能接收日常的背景噪声,记录下方的断层结构。”

不一会儿,一个十厘米深的基坑已经挖好,调试好仪器后再进行封装,郑海刚小心地把仪器插进基坑里,校准好方向后开始进行掩埋。当泥土覆盖好地震仪后,一个节点就成功布设完了。这样一套挖掘、封装、调试、掩埋的环节,郑海刚一天要重复约二十次。

虽然工作辛苦,但郑海刚却激情满满,大家的工作就像是在给地球做“CT”,“这些仪器未来收集到的地震监测数据,将用于构建郯庐断裂带的高精度三维速度结构模型,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开展地震风险预测分析奠定基础框架。因此不管多辛苦,我们都得把工作做好做细。”

野外点位环境复杂,忙到没时间吃午饭

顶着烈日挖坑实在是一件辛苦的体力活,但是对于郑海刚和同事们来说,寻找布设点位也同样艰辛。由于布设点位是在地图上划定的,很多地方并没有道路相连,只能徒步走到。

在杂草堆里走了数分钟,记者跟着郑海刚走到了第二个点位,这时郑海刚已经热的满头大汗。第二个点位在一个化工厂内部无法进入,大家只能选择在化工厂外的土地上选择合适位置进行布设。

郑海刚告诉记者,“由于是野外作业,这样的突发情况非常多,昨天我们的几个布设点位在一大片玉米地里。进出玉米地太麻烦,很容易找不到方向,我们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从12点忙到2点多,一次性完成了那片区域的布设。”

除了布设时有难度,未来回收仪器也是一件麻烦事。郑海刚感慨道,“虽然一个月的时间,达不到‘沧海桑田’的程度,但野外的环境是很不可控的。”

虽然掩埋后会留下标记,但也难免出现回收时标记丢失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只能慢慢在野外摸索,寻找着仪器的位置。“还有一次,埋下去时是一片草地,下过雨后积满了水,只能光着脚下水挖坑,把仪器找回来。”郑海刚说。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朱汗翔/文 张正朋/摄 通讯员 吴雯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8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