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黄国正:“快一秒,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台传媒记者罗家辉

“不要怕,抓紧我的手,我拉你上船。”近日,黄岩永宁公园彩虹桥下,一名17岁少女坠入冬日寒冷的永宁江。危急时刻,黄岩区水上救援协会会长黄国正接到报警电话后,迅速驾驶救援艇赶往现场,仅用了10分钟便到达。

此时,女孩已经被湍急的江水冲到桥墩附近,一名男子冒险跳入水中,将女孩紧紧拉住,等待救援人员到来。赶到现场的黄国正将两人拉上救援艇,与赶来的民警、医护人员完成交接。这是黄国正成立水上救援协会5年来,挽救的第20条生命。

黄国正自幼就曾在体校接受游泳训练,自己也是一名资深的游泳爱好者,多次参加国际冬泳比赛,屡次获得优异成绩。凭借过硬的水性,他在游泳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黄国正的救援之路,源于一次亲身经历。

2018年夏季,黄岩某水库发生了一起溺水事故,施救者由于缺乏专业技巧,未能救回溺水者。

“看到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逝却无能为力,我决定要让更多的人掌握科学的救援方法。”从那时起,黄国正坚定了从事救援事业的决心。

2019年,黄国正成立了黄岩首家水上救援协会。在此之前,他自费参加了各类应急救援培训,并取得了包括救生员证、摩托艇驾驶证、潜水打捞证等多项专业资质。他认为,民间救援绝不能仅凭热血和激情,更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设备来保障救援成功。

为了维持运营,黄国正每年都要投入数万元,但他始终坚持“救人永不收费”的原则。

“刚开始的时候,基地里每颗螺丝都是自己亲手攒的。”黄国正笑称,协会成立初期,他既当队长又当技工,自费购买救生艇、潜水设备,亲手安装基地的门窗水电,甚至自己打造训练泳池。

如今,在协会基地的墙上,挂满了救援设备和荣誉奖状。他带领的50多名队员也构建起“水陆空”三位一体的救援体系。第一梯队轻装上阵,快速应急;第二梯队则携带重型装备支援,水上机器人、无人机、声呐等高科技设备的加入,让救援行动更加高效精准。

作为协会的创始人兼主力救援员,黄国正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接听求救电话。为了确保随时出动,他的车内常备救生衣、救生圈等设备。

手机里密密麻麻的救援记录,是他不断与时间赛跑的见证。“救援就是与死神赛跑,每快一秒钟,便多一分生的希望。”黄国正说。

每一次救援,他都坚持亲自到场。

面对未来,56岁的黄国正依然坚定,“只要电话响起,我永远冲锋在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0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