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

首页>地方频道>丽水>要闻

政企协作为乡村共富注入“绿色动能” 遂昌山区隧道 变身智能“充电宝”

在遂昌县大柘镇324省道上的华洋隧道,一组不起眼的储能柜正悄然改变着山区县的共富路径。这个由政企协作打造的储能消薄项目,自3月运营以来每天节省230元电费,预计10年内将创造超60万元收益,其中大部分反哺村集体经济,为破解山区集体经济薄弱难题提供了创新样本。

“这是最直接、最稳定、最可持续的增收!”遂昌县大柘镇强村公司负责人韩景行介绍,与县里交通部门合作的华洋隧道储能消薄项目相当于为村集体安装“绿色提款机”。

近年来,遂昌县依托国际能源政策,创新推出“政府出资、企业出力、村级增收”的储能消薄机制,将储能电站投放到用电场景,通过“削峰填谷”赚取电价差,所得利润则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此次将储能电站应用于道路交通领域,在全县范围内还是首次。

“遂昌地处浙西南山区,境内道路隧道众多,且大部分需要常年照明。以2024年为例,一年下来所有隧道所需的照明电费高达197万元。”遂昌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国省道养护科工作人员说,如何降低道路运营成本是他们长期研究的课题,储能电站的应用为此提供了可靠选择。

经过深入排摸和论证,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由大柘镇强村公司出资购买设备,收益双方共享,在华洋隧道先行先试。“华洋隧道全长582米,日均用电量非常稳定,刚好适合一台215千瓦时储能设备削峰填谷;设备年运行365天,两充两放,充放电效率约90%,项目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大柘镇人大主席毕丹雯介绍。

“按照每天184元的收益分成,华洋隧道一年就能为我们增收6.7万余元。这台设备保守估计运行10年是没问题的,除去自身损耗外整体收入将超过60万元。”韩景行和记者算起了经济账、长远账。

“储能电站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不仅节省了道路运营成本,更激活了乡村发展动能,是一项共赢互惠的好事情。”遂昌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会持续创新将储能技术嫁接到更多交通基础设施,用储能电站这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载体为山区县缩小“三大差距”开辟新赛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