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晚火爆出圈的“赛博秧歌”到“具身智能”,当前机器人的热度越来越高。3月30日,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开启,12家企业共计约20件展品现场展示,机器人天团集结,秀绝活,大炫技。
从心理健康到南极科考,机器人“有技术”
“大U,来跳个舞”“大U,我今天有些不开心。”本次大会,阿拉丁智能带来的AI心理健康咨询机器人大U备受追捧,萌态可掬的模样更是成为不少孩子的“心头好”。
阿拉丁智能现场负责人介绍,该机器人装载了阿拉丁智能自研的AI心理健康大模型,能够与孩子进行自由互动给予孩子温暖的情感体验。“能够就孩子们成长中的问题、家长的教育问题进行回应,既可用于校园,也可进入家庭,‘陪伴’孩子成长。”阿拉丁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大模型已经在合肥多家企业进行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大U的“好朋友”问诊导诊机器人已经在山东、北京等地区的诊疗机构落地。
现场,另外一款来自联想集团的“机器狗”——晨星足式机器人同样引人注目。
“它既逛过北京胡同,也跟着中国第41次极地考察队一起抵达南极,在天寒地冻的极端环境中执行任务。”联想集团安徽战区政府行业总监闫荣应介绍,该机器人以六足稳定性实现了连续巡检功能,可载重100千克,此外,该款机器人还有教育版本,开放SDK和配套课程,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动手开发和创新的机会。
一年推出4款,机器人“竞跑”
从“机器狗”到人形机器人,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擎机器人”)也在本次大会上带来他们研发的多款机器人。
“2024年是公司产品爆发之年,研发团队火力全开,按照每3个月一款的高效节奏,成功推出4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众擎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张闪介绍,其中,他们的两足机器人能为高校或科研院所提供一个稳定优质的“底座”,便于他们进行二次开发,加装相关组件,进行算法验证,从而实现包括跑跳在内的实际功能。
众擎安徽基地作为公司在华东地区的关键据点,张闪表示,2025年他们将继续聚焦具身智能领域,加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主要研发三款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磅产品——四足、重量级双足和轻量级双足机器人。“整装待发,要让机器人在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流程中,更加智能、灵活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也为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能量’。”
据了解,众擎机器人下的SA01型机器人已于今年3月在合肥包河区正式开启生产线,市场面向国内外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预计今年年中将在合肥开启PM01型机器人量产交付工作。
机器人“秀场”秒变“交友会” 合作“邀约”远超预期
大会当天,合肥宇翼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永涛的微信好友申请一直就没停过,现场火热程度远超预期:“有畜牧业、化工类、医疗类等行业人员加好友、交流合作,几十个都不止。”这种合作“邀约”的火爆,也让他感受到了合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活力。
作为致力于机器人智慧场景应用技术研发的公司,杨永涛坦言,选择合肥正是因为这里的“场景土壤”。“去年11月我们才来到合肥,仅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警用巡检四足‘机器狗’就顺利研发落地,目前已经在合肥火车站站前广场正式上岗巡逻了。”
杨永涛透露,该机器狗搭载了双光谱云台,还增加AI识别,能识别抽烟、摔倒、打架等多类行为,并能实时回传数据到相关后台。”这只机器狗续航6小时,没电时会自动返回“小狗窝”充电,两只“机器狗”就能替代8个人的工作量。
让科技“落地生根”,现场由安徽集萃智造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送一体咖啡机器人”可在平均70秒的时间内完成一杯咖啡制作,并实现无人车直送写字楼,当前在合肥,首台已在科大硅谷落地。
灵巧手、表情头,从底层大模型到核心零部件,当前合肥已经集聚起智能机器人上下游企业156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技术落地,为技术找到场景。
以应用场景打穿工程为核心,合肥合肥围绕文旅、教育、医疗、场馆科普、表演、公共安全等领域,全力推进智能机器人场景创新与落地。目前,“机器人老师”场景已在合肥市高新创实小、市师范附小等试点小学落地;机器人小镇场景选定市科技馆老馆,打造机器人主题展厅,构建“展学、研、游”四位一体的科技体验新地标。
聊及在合肥的未来发展,杨永涛充满信心:“我们是良种,城市也有着优渥的‘场景土壤’,我很期待能在合肥长成‘参天大树’。”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汪涛 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