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南京团”赴京对接产学研,9个重点项目签约

10月25日,江苏“四对接”南京专场活动——“有‘宁’才更好、携手共‘京’彩”合作对接会在北京举办。活动期间,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带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在京高校交流对接,以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突破口,推介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政策,携手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2个在宁分中心广发“英雄帖”,推动产学研合作。9个重点项目完成现场签约,合同金额超1.2亿元,涉及生物医药、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

收获满满,9个重点项目签约

9个项目中,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信息通信分中心与在京高校签约4个项目,南京企业与在京高校签约5个项目。

“我们团队聚焦电子皮肤研究,可以让机器人、医疗器械具有先进的触觉感知能力,目前已经与南京江北新区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开发新一代神经形态电子皮肤,实现对复杂触觉信息快速分析。今天的对接会让我们对南京市的支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期望未来与更多在宁企业开展合作。”北京大学韩梦迪团队对未来在南京开展转化工作充满信心。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总经理阚苏立表示,针对医药研发转化长周期、高风险等特征,后期分中心将在早期资助、基金保障等方面强化建设与应用,希望在京高校在江北新区能实践更多应用场景,贯通更多概念验证,促进更多成果转移转化。

“期待后期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信息通信分中心能够与全国各地高校深度合作,围绕公共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及中小试基地等多个维度参与分中心建设,同时期待教育部能够在政策引导以及考核体系上予以支持,鼓励高校成果在分中心转化。”南京信息通信分中心主任刘海涛表示。

诚意满满,“南京团”现场推介

南京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大院大所的有力支撑。

“欢迎大家多到南京走走、看看,感受南京、了解南京,期待在南京与大家共叙合作、共谋发展、共赢未来。”活动中,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南京近年来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的做法成效,并发出诚挚邀约。

本次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江北新区、栖霞区、江宁开发区、仙林大学城等部分区(园区)负责人组成“南京团”,现场“带货”南京政策,以最大的决心和诚意,揽英才、觅成果、谋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现场解读了《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该《实施意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中“高校科研院所、战略科技力量、企业应用需求、转移转化平台、市场多元赋能、体制机制改革”等6个关键环节,按照“两端一链”(供给端、需求端、转化链)进行谋划布局,共包含22条“含金量”十足的干货政策,凸显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着力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贯通融合的信心和决心。

仙林大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仙林大学城人才招引政策和创新环境。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总经理赵晓蕴表示,借本次对接会的契机,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新型研发机构“领头雁”作用,用惜才爱才的决心、专业高效的服务,加大与在京高校技术转移部门合作力度。

实力“圈粉”,北京英才看中“宁”

自2016年“四对接”活动启动以来,南京全方位吸纳和集聚在京人才资源,产生了强大的品牌效应,一批批对接成果已转化成城市发展的新亮点。

去年“四对接”期间,南京市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科教资源,推动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入合作。今年,院、省、市三方共同在南京启动人工智能方向科研机构建设工作。

“近年来,北京大学与南京市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如北大分子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已在南京落地生根。”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副主任王力朋介绍。

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和南京江北新区共同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由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领衔,目前已建立包括微型双光子显微镜、超分辨SIM显微镜和全脑高速三维荧光显微镜等世界顶尖先进成像装备在内的南京脑观象台,形成了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对外服务能力。

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副主任谢旭东表示,本次合作对接会搭建了非常好的对接交流平台,后续清华大学也会持续加强与南京市的校企合作工作,争取让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南京落地转化。

“如何建立对接机制、激励机制、改革机制,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所在。”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韩兴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开展成果转化的工作建议。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