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横塘河湿地公园层林尽染,生态摄影师于哲正专心取景,“植被茂密、环境优美,我10年前拍到的昆虫,在这里还能拍到。”
持续推进生态绿城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面貌的改善。常州市天宁区坚持“生态优先”,扛起“绿色担当”,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近五年,全区新增绿化面积400公顷,城镇绿化覆盖率超过37%。
“五味路”化身生态岛
长14.7公里的环岛路上,全民健身中心、街道服务中心及学校、公园、商业综合体等星罗棋布,近百公顷的滨河绿地生机盎然。
“过去这里,纺织、印染、化工企业扎堆,大小工厂600多家,被戏称为‘五味路’。”雕庄街道居民汤水保说,随着凤凰新城的建设,污染企业关停并转,生态环境和内部水系也疏导重整,逐步成为一座近悦远来的生态岛。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天宁先后出台《天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关于大力推进美丽天宁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按下生态文明建设“快进键”,努力让天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燃煤机组“光荣退出舞台”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是位于天宁区青龙街道的广源热电,我要光荣退出舞台了……”一封来自广源热电的告别信,日前在朋友圈广泛转发。随着广源热电燃煤机组退出历史舞台,天宁区成为全市第二个“无煤区”。
围绕突出的环境问题,天宁区用铁的决心,不断加码整治力度、升级监测手段。近五年,累计推进完成各类项目任务1859项,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削减30万吨,完成整治“散乱污”企业639家,111个规划发展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全市第一等次,平均优良天数较2019年增加46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焦溪二花脸”“黄天荡清水蟹”“焦溪翠冠梨”等,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00余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两化融合贯标建设,形成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天宁模式”;纺织与生物医药两大产业转型提质,成为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模范。
“龙须沟”变身“幸福河”
全长3.4公里的龙游河,流经朝阳新村、丽华一村等13个居民小区和3个自然村,承载着周边7万多群众的期许。今年,天宁区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总投资5亿元治河添景、提升环境,昔日“龙须沟”变身“幸福河”。
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在老城厢,罗汉路、红梅路等多条精品道路出新,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在查家湾,已恢复被损毁山体近4万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在焦溪古镇,保护与利用工程稳步实施,全力打造江南水乡古镇文化品牌。
天宁区主要领导表示,将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为契机,抓住“532”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一批绿色制造样板,更好地在生态底色上擘画“美丽天宁”蓝图,在青山绿水间追逐“诗与远方”梦想。(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