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常州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最强竞争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城市之间的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在2022年常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产业强市,做强实体经济看家本领,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
蓝图已经绘就,惟有踔厉奋发。
百年制造业家底厚实
常州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家底。
百年前,刘国钧等民族工业先驱在常州兴办工厂、开展“机器革命”,实业报国,使常州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重要发祥地之一。
改革开放之初,常州“小桌子上唱大戏”,构建了以“九条龙”为特色的工业体系,“第一个崛起”为“工业明星城市”,创造了“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
时至今日,实体经济依然是常州鲜明的城市烙印,中国工业大奖、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中国天眼、嫦娥奔月、天宫空间站等“国之重器”,都有常州贡献。可以说,正是因为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贡献,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奠定了常州经济大市的地位。
多年来,常州坚守实业,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形成了门类全、底蕴深、集群强、韧性好的工业体系。据统计,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3个,207个中类有189个,666个小类有598个。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进入“国家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特别是碳纤维、动力电池、光伏等一批产业集群抓住风口乘风而起、踏浪前行,动力电池产值国内第一,占全国份额的三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全市工业规模总量超过1.68万亿元。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当前,常州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速,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
统计显示,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交织影响下,全市有超三分之二的星级企业保持税收增长,377家星级企业贡献税收468.46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5%,比上年增收25.9亿元,发展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作用充分体现;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219家工业星级企业入库税收255亿元,占星级企业总税收的54.4%,增收21.4亿元,贡献了星级企业税收增量的82.6%,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时代新能源、恒立液压入库税收首次超10亿元,理想汽车首次上榜就成为工业五星企业,贡献税收超3亿元,万帮数字、天合光能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星宇车灯、新誉集团、小牛电动等一批领军企业继续保持领先,2家民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7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0家企业在国内外成功上市,获得首个光伏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随着在“智改数转”领域探索先行,常州已累计创建省级智能工厂4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65个,列全省第三;已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1家、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83个、市级智能车间364个。智云天工的“超级虚拟工厂”项目,自动调配上云企业的“剩余产能”,实现了“共享生产”;微亿智造运用“5G+AI”为精研科技打造了智能质检平台,效率比人工检测提高10倍以上;五洋纺机打造了全国纺机行业首个数字化工厂。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苏文电能“一站式”用电服务行业领先,星星充电成为亚洲新能源独角兽,天合光能领航能源互联网行业,成功登陆科创板。
冲刺“万亿GDP之城”
在“十四五”开局之初,常州就提出了要在五年之内阔步迈进“GDP万亿俱乐部”的目标。
在2022年1月常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全市经济“成绩单”上,我们看到,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8000亿元新台阶,达880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9.8%、8.8%。
放在全省来看,常州经济总量继续位居13个设区市第5位,增速位居苏南第2,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增速位列第一方阵的设区市。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增幅全省第4、苏南第2。
当前,常州正处在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期,产业振兴之势日益凸显,能级跃升之势积蓄待发,区位质变之势呼之欲出,政通人和之势充分激发。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以“532”发展战略为指引,常州正以破竹之势、磅礴之势、如虹气势,全力冲刺“万亿GDP之城”,创造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崭新业绩。(唐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