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

首页>地方频道>常州>民生

数据:常州24万残疾人85%以上是后天致残

题引:说到残疾,许多人眼前第一浮现的场景,坐着轮椅、拄着盲拐戴着墨镜,或者在公共场合比划着手语的那个特殊群体。他们,为什么会有残疾?

据市残联给出的数据统计,全市24.4万残疾人的致残因素中,出生缺陷为5.63%,后天致残人员中,因疾病、药物中毒、工伤、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因素造成的残疾约占85%以上。

出生缺陷、慢病缠身、意外伤害、精神疾患甚至运动损伤……但凡存在影响个体行为功能的先天后天因素,都是一个潜伏的残疾因子,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被激活,但至少,可以从方方面面注意,防止这些因子的激活。

吴燕翎 吴斐 文 朱臻 制图

很少有人,残疾预防分三级

今年7月1日,《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责任。

《条例》中所称的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各种致残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个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的丧失或者异常,防止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市残联康复处处长杨洋给记者普及了一下残疾预防的体系――通俗来说,残疾预防要分成三级,一级预防是指针对致病因子采取措施,致使不发病,二级预防即发病不致残,三级预防即发现残疾后通过康复治疗手段使其减少影响功能障碍。

今天,我们要来重点说一说的,就是一级预防,谈谈如何让这些残疾因子不被激活。

??出生前:你就得接受各种“体检”

既然残疾发生的可能性贯穿整个生命的始终,我们不妨,就从妈妈肚子里的那一粒小种子说起。

当你还在妈妈肚子里时,你的爸爸妈妈们就已经开始通过各种医疗检查手段来最大程度确保你的健康平安了。

看看孕期40周里的基础产前筛查和诊断:糖耐,你的妈妈要喝上一杯?甜的糖水,抽上好几管血,检测是不是有妊娠糖尿病;唐氏筛查,医生又是把妈妈一通折腾,为的是通过数据分析你先天缺陷的危险系数;大排畸,这时候,你已经25周以上了,医生们要拿仪器在妈妈的肚子上照来照去,检查你的五官,四肢以及内部器官,了解你的生长发育情况。

当你呱呱坠地,检查也还没结束,往往在出生的第一天,医生就会抽一滴你的足跟血,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要知道,现在,咱们市的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已经有29种了。

看看,这些还不包括妈妈们常规的产检的风险防范,还只是预防你出生缺陷的第二、第三道防线。那第一道防线呢?

第一道防线,在爸爸妈妈结婚前就要进行了,是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检查保健,包括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补充叶酸防治神经管畸形等等。

我们来看一个小姐姐的故事。

女孩小敏,1996年8月13日生于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当时,医院恰好开始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小敏接受了检查,并被查出极有可能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如果不及时治疗,孩子会有“呆小症”。

当时,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王秋伟医生亲笔写了一封信,小敏的父母收到信后十分重视,抱着她赶到医院,果然被确诊了。医院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由于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小敏身体智力发育一切正常。和其他孩子一样,小敏快乐健康地成长着,已经考上了苏州大学……

??小时候:要避免各种意外伤害

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8楼,7岁的牛牛正在教室里接受康复训练,老师在引导他做“单膝跪”的动作,为的,是增强他的下肢肌力。

其实牛牛刚出生时很健康,只是很小的时候,因为煤气中毒导致脑损伤才致残了,“孩子送过来康复训练的时候,整个身体都是软趴趴的,连头都抬不起来,也不会说话。”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孙慧晴印象很深,她说,这几年,孩子在这边训练之后,已经可以讲话,也能走路,虽然语言行动功能较常人都比较弱,但比刚来时好了不少。

孙慧晴说:“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更多是对家长的考验,要防止各种意外伤害的预防。”比如每个家庭,都可能存在不安因素,阳台、厨房、房屋前后的马路河湖、带电区等。

针对不同年龄段,还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很小的时候,为什么要打预防针,因为要预防容易导致残疾的传染性疾病,如小儿麻痹症、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沙眼、麻风病等。7~12岁这一年龄段,除了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自救自护。安全教育包括预防溺水、车祸、外伤、中毒等,对“110、119、120”这三个电话要反复让孩子了解,比如告诉孩子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应该走安全门等等。“这些都需要孩子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去教导孩子。”

??成年了:运动不当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每周一上午,常州体育医院的门诊量特别大,这个全省首家体育医院综合门诊去年3月才正式对普通市民开放,一年来普通市民的门诊量已经达到5000人次。“相当于来这儿就诊的专业运动员的两倍。”医院副所长刘云清告诉记者,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运动损伤在普通人群中更为常见,这其中,尤以三四十岁的男性居多。

两三个月之前,医院康复科治疗师陈爽曾经接诊过一位因为跑半马出现阔筋膜张肌受损的案例。这位患者30多岁,之前的锻炼状态属于“小打小闹”,后来,身边有朋友开始跑马拉松,他便跟着凑热闹,落下了病。

“运动损伤,一开始很少人会认识到严重性,像这位患者,现年龄段只是觉得腿部不适,等到年老大了之后,情况可能会严重起来,最严重的,就是出现行动功能障碍。”陈爽告诉记者,其实在他们那儿,除了运动损伤,还有许多情况很常见,但大家往往都不重视,比如青少年脊柱侧弯,上交叉综合症,下交叉综合症等等,这些在早期看似与残疾搭不上边,其实往往等患者年龄大了之后,影响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行动功能。

听到专业名词,记者顿时头大,陈爽干脆举了个的例子,“上交叉综合症,其实很多人都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走路的时候头不自觉往前倾,这是手机、电脑玩多啦。”

??年老时:各种慢性病的并发症,易引发残疾

六年前,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家住机械新村的吴菊英双目失明了,每个月,要五支胰岛素。

“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残疾、失能的重要原因。”市残联评残科科长蔡剑楠告诉记者,每年,市残联新增残疾评定的人员约有四五千,这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肢体残疾,“以车祸和老年慢性病引起的并发症居多,像脑梗、脑中风、糖尿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在他们评残中心很常见,而且集中在老年群体。

这一群体中,因为白内障致盲的情况也很常见,因此,市残联从2007年开始,针对困难群体,开展免费白内障复明工程,每年约有2000名贫困患者重见光明。

??残疾预防:全生命周期

24.4万残疾人,涉及近100万家庭人口。其中,持证残疾人8万余人,包括了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几大残疾类别。

杨洋介绍,我市在2013年就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残疾预防工作意见》并形成责任分解方案,由21个部门针对残疾预防联合推进六大体系建设,包括残疾预防宣传教育体系、出生缺陷干预体系、疾病防治和用药安全体系、意外伤害防控体系、环境污染致残防御体系、康复服务体系。

最后的结语:残疾预防,应当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3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