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到底难在哪里?
表面原因: 人工、工具、耗材等成本大
根本原因: 缺乏相关机制
常报全媒体讯 本月15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住建部、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省区市直属机关年内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前,更大范围内要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在我市今年“两会”上,共有55名政协委员提交了6份关于垃圾分类的提案,呼吁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我市2012年就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为何5年过去了,这项工作仍然推进缓慢呢?记者在连日来的调查中发现,生活垃圾分类难,表面原因是人工、工具、耗材等成本大,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缺乏相关机制。
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77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实行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但是,这些试点小区的分类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京城豪苑是试点小区之一。记者看到编号为3栋的居民楼,虽然每层楼道都放有分类垃圾桶,但数量并不统一,每层1到3个,而且有大有小,所有垃圾桶中都混装着厨余、废纸等日常生活垃圾。小区物业负责人汤先生称,目前整个小区有近1000个分类垃圾桶,“刚开始效果还是蛮好的,当时每个楼层都贴有宣传手册、告示等,但后来就不行了。我们也要考虑人员和成本问题,一个楼层就要放3个垃圾桶,每天垃圾袋也得换,代价确实太大了”。
其他试点小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诸晓芳等市政协委员曾到红梅假日实地察看,发现垃圾亭里的垃圾桶都是空的,踏板也坏了。
去年底,市环卫处对2016年新增的56个试点小区考核发现,虽然分类设施都到位了,但分类效果并不理想。有的小区分类垃圾桶数量偏少,特别是量大的不可回收桶,如果物业不及时清理,很容易造成混装。
生活垃圾分类,究竟难在哪里呢?
市城管局副局长杜彦认为,主要有3方面原因――
一是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分类必须人人参与,只要有一个人“掉链子”,就会造成混装。对于有政协委员提出的积分鼓励的建议,杜彦表示,这需要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由专业力量操作,但具体的成效还需要实践检验。
二是技术处理成本过高。“垃圾首先是垃圾,经过技术处理才可能成为资源,但代价和成本很高。”杜彦说,目前常州的生活垃圾中,有回收价值的一般都被环卫工、物管人员捡走了,其余大部分采取焚烧发电的处置方式,也算是一种资源利用,预计到明年年底,我市生活垃圾基本可以实现全量焚烧。
三是缺乏相关机制。许多产品过度包装,从源头上产生了大量垃圾,想要依靠环卫部门实现末端的垃圾减量,并不现实。对于电池等危害品垃圾的回收,也没有硬性规定。同时,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关于垃圾分类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各地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我市之前的试点和宣传都属于倡导性质,虽然正在启动制定垃圾分类条例工作,但需要一个过程。
“不过,再难也要做。”杜彦说。
据介绍,5月11日我市召开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扩大了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建成3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完成200个单位、130个居住小区、20个行政村的分类设施建设工作;开展3个镇及其村全域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试点。5月27日,《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目录及工作要求》下发至各辖市、区,《2017年常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也即将出台,将从市级层面对今年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
杜彦特别提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机制问题。通过之前试点小区的经验,一开始都比较规范,但问题是无法长期坚持。目前的设想是等分类设施到位后,明年对试点小区和单位进行考评,以此形成长效机制。
吴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