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传播乡村文化 热心村民参与编纂《通太村志》

日前,《通太村志》正式出版,村民们纷纷来到孤山镇通太村农家书屋阅读。记者了解到,这本村志由村民汤淑洲、刘汉益、朱海林三人主编,其中汤淑洲、刘汉益两人均为小学教师,朱海林是该村退休村干部。

 

图为编纂小组成员朱海林(左)、汤淑洲(中)、刘汉益(右)。叶丽莉摄

汤淑洲目前担任团结小学校长,从小生长在通太村,又曾在原通光、通太小学教书多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的变迁,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2018年年底,通太村启动村志编纂工作,需要寻找合适的人员承担执笔工作,具备文字功底且热心村内事务的汤淑洲成了大家公认的人选。“当时我觉得压力很大,毕竟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来没有编纂过书籍,担心自己的水平不够。但转念一想,作为一名通太村村民,应当为记录乡村发展、传播乡村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汤淑洲说。随后,退休教师刘汉益和退休村干部朱海林也应邀加入编纂小组。在市史志办的指导下,大家认真学习了名镇名村志编纂方法及有关文件,明确志书体系,最终确定《通太村志》的具体篇目,并进行分工采写。

 

编纂村志需要了解和掌握大量的资料,这项工作纷繁复杂,一道道难题接踵而至。汤淑洲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前往市图书馆、市档案馆查找历史档案,参阅《靖江县志》《靖江市志》《靖江年鉴》《我是靖江人》《孤山镇志》等文献资料;走访老干部、知情者和资深学者、专家,向他们核实相关内容;拍摄、征集了照片300余张,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通太村的风土人情。

刘汉益虽已年过八旬,但近年来他却为了编纂村志奔波忙碌,主要负责搜集本村的埭名故事、凡人善举、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依据村民提供的线索,我走村入户了解情况,最终整理成篇。”刘汉益说,编纂工作让他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后人了解家乡,他觉得很有意义。退休村干部朱海林对通太村的历史沿革、产业发展等情况颇为了解,他主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记录。

《通太村志》编纂工作历时6年多,数易其稿,终于正式出版。捧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籍,编纂小组的成员们感慨万千。“《通太村志》展现了通太村从曾经的孤北洼地到如今水美乡村的变迁,我们既是编纂人员也是本村村民,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让我们内心涌动着深深的自豪感。”汤淑洲说,希望村里的后辈们能从这本村志中增加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热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