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要闻

做实做强聚富创富动力源

共同富裕,民心所盼。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缩小“三大差距”开创新局面、民生保障机制取得新突破……开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实干争先加速前行,聚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全力打好“以产促富、以城聚富、以人创富、以文润富”组合拳,奋力拼出共富示范新气象。

体系完备而活力涌动的产业,让经济有了实实在在的支柱,为共同富裕筑基垒台。

“桩基作业结束,接下来马上是土方施工。”在滨海新区浙江亿星汽车有限公司旅居车及配件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韩州超表示,该项目总投资1.45亿元,达产后将形成年产600辆旅居车及房车配件规模,年营收约1.65亿元。

落户滨海新区,原因在于这里有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展现出强大的制造实力。“随着比亚迪、三花等一批汽车产业头部企业先后落户新区,形成强大的链主集群效应,汽车零部件配套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滨海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海明表示,新区将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前瞻布局合成生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三大未来产业,做大以产促富基本盘。

培育产业新业态,城市能级是根基、人口集聚是支撑。今年,我市提出将“做实以城聚富基础桩、做强以人创富动力源”。

以城聚富,在于统筹空间与规模、城市与乡村、内聚与外联,加快塑造空间发展新形态。共富片区建设是一项有效实践。以柯桥区“鉴湖渔歌”共富片区为例,该片区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联动功能,挖掘“酒源叶家堰”等品牌资源,完成鉴湖江系统景区化慢生活改造等项目,形成9.1公里的共富风貌游线,新增本地居民就业200余人,实现“小资源”撬动“大财富”。

“2025年,是‘和美越乡’建设的突破之年,将制定出台‘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建设导则,按照片区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要求,对片区‘山水林田湖草村’进行整体设计,联动建设共富基地、共富工坊、共富市集、共富驿站,把片区资源价值充分激发出来。”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将全市域推进“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建设,争取到2027年底,全市建成30个“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6。

优化空间格局,最终目标是推动共同富裕变为实景。聚焦以人创富,我市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激活人口发展新生态。

“馅料要调得又香又鲜”“和面也有技巧”……在嵊州市甘霖镇,过完年,嵊州小笼包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沈红平又来到“两头门小吃”共富工坊,向村嫂们传授小笼包制作技艺。“经过培训,我现在一天能做3000多个小笼包,月收入6000多元。”员工张常平说道。

“共富工坊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光靠政府‘输血’,还应集合城乡力量共同发力。”绍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城市资源下沉到农村,绍兴打出了“引联帮带促”组合拳。“我们不仅鼓励龙头企业、运营团队参与共富工坊的建设和发展,还大力引育新农人、农创客,探索推行乡村CEO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富民的同时,更要安民、乐民、惠民。在上虞区谢塘镇,确保群众办事、矛盾调解、信息咨询、致富求助“四不出村”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当地小有名气。春节过后,谢塘镇新戴家村党总支书记陈月文带着村干部积极走访群众,倾听需求、了解民意,“我们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视人民参与作用,及时回应人民需求,不断升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打造好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品牌。”陈月文说。

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我市以文化特派员为纽带,将高品质文化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向农村拓展延伸,做优以文润富生态圈。

“现在打牌搓麻将的少了,打鼓跳舞的多了!”谈及村里的变化,新昌县七星街道塔山村村民很有感触。而促成这一变化的正是省文化特派员、杭州歌剧舞剧院编导刘海波。

原来,塔山村民喜欢打鼓,但缺少专业指导。刘海波到任后,帮村里找来谱曲老师,并结合当地特色创作出《山佛之中》鼓乐,村民们竞相参加鼓舞排演。“乡村就是大舞台,我想让村民当主角,在乡间地头打造更多富有当地特色的实景演艺。”看着日益专业的塔山村鼓队,刘海波斗志满满地说道。

看准了就抓紧干,拿出好状态,迈出新步伐,古越大地活力奔涌,共富图景气象日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5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