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历史采集项目自启动以来,无论是沿着张简斋嫡传一脉寻访金陵名医世家传承,还是以南京国医传习所为依托探访金陵医家学校师承,贯穿其中的就是传承发展金陵医派的精神谱系,以金陵医派的高超医术、良善医风,致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
传统中医药教育,老师临床带教,学生侍诊抄方,宛如大鱼前导小鱼尾随,谓之“从游”。新时期的中医药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以师承教育为特色。跟随名师“从游”、跟随名家成才,成为许多莘莘学子、年轻中医药工作者的梦想。适逢第40个教师节,通过一代代传人的讲述,我们可以近距离地从一个个医者仁心的故事里,深切地感受到金陵医派大医精诚的医德和贤者可追的师德。
金陵医派师德口述实录系列之二:
把老师当父亲,妙手丹心,毕其全力
周华龙:师傅朱金山就是我第二个父亲
朱金山(右)、周华龙(左)合影。
【周华龙口述历史】
刚才看到朱金山老人的照片,非常非常亲切。1978 年,我中医专业毕业,被南京市政府、南京市卫生局定为朱金山推拿术的继承人。后来,我就把他作为第二父亲,我自己的父亲是第一父亲。朱老没有孩子,我就像他的孩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照顾就是十几年。在生活上照顾他,他家里买米、买菜、换煤气,包括电视机都是我带他买,他也把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
周华龙在口述历史现场。
2024年5月16日下午,周华龙在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医药文化交流中心,接受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采访。当67岁的周华龙包含深情地说出那句“把朱金山老人当作第二父亲”时,采访现场寂静,话语掷地有声。
1956年,自幼习武的朱金山参与南京市中医院正骨科、推拿科创建,所独创的“朱氏推拿疗法”,含20 多种大手法、80 多种小手法,可以辨证运用于全身不同系统、不同部位。
1978年,周华龙跟随朱金山学习,那个时候,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只有3个人。然而,朱金山独创的“四应六法全身推拿”却声名远播。1987 年5 月,南京举办全国拳击大赛,邀请前世界拳王、时任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主席的乔杜里来宁。在宁期间,由于水土不服,乔杜里出现肠胃不适、腰痛不起。朱金山应邀来到金陵饭店,予以救治,乔杜里疼痛大为减轻。
1986年,中医针灸推拿骨伤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合影。前排中戴眼镜者为朱金山。
周华龙介绍说:老师朱金山曾独创用推拿手法治疗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强弱平衡手法治疗面瘫,采用推拿阴阳面治疗小儿腹泻,采用“三通法”治疗多系统内科疾病等。
生于1909年的朱金山,抗战期间曾在重庆中国国医学会、忠县国医馆、涪陵中央国医馆等处学习。1963 年,朱金山献出治疗腰椎病的有效方法,其论文在全国推拿学术会议上交流。1975 年,重点对治疗高血压进行研究。1979 年,在助手周华龙等医师的协助下,开展了对过敏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急性腰扭伤、面神经瘫痪及小儿腹泻、小儿遗尿、小儿斜颈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1980 年治疗急性腰扭伤,经200 例的系统观察,治愈率达96%。治疗病种也从建科初期的9种,扩大到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近40个病种,门诊量大增。
以朱金山为代表,刘成修、李裕顺、翁玉珍、王德富、周华龙、闻正怡、刘孔江等人为同行的金陵中医推拿术,于2016 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金陵医派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朱金山推拿集锦》书影。
无论是积极推动《中华推拿医学志》创办,还是热心参与江苏省推拿专业委员会活动,周华龙都侍奉在老师身边。跟随朱金山的17年间,周华龙与老师几乎是形影不离。而朱金山自己无儿无女,也把周华龙视为己出。周华龙等弟子不仅“从游”于朱金山,而且帮老师整理推出《朱金山推拿集锦》,光大其学术。
《金陵名家周华龙医术集锦》书影。
在老师朱金山基础上,周华龙研创出独树一帜的“平衡推拿疗法”。2001 年,周华龙之子周伟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由南京市政府、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中医院指定为周华龙的学术继承人,继续研究其父的“平衡推拿疗法”。父子合著的《金陵名家周华龙医术集锦》出版,代表着父子师徒佳话的赓续。
1995年,朱金山去世。20多年过去了,周华龙夫妇以及儿子周伟,还有其他学生,每年清明、冬至两个时节,都会去给老人扫墓。
既有一脉相承,更有一往情深。其间流淌的正是金陵医派先贤一贯遵循的“谏往追来”的师道,其间澎湃的正是金陵医派后学一路前行的“以心奔赴”的忠勇。
王翠华:师傅杨文琪从事中药炮制八十年
杨文琪(前排中)、王翠华给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班学生进行中药炮制技艺培训。
【王翠华口述历史】
我在连云港灌云卫校学的是中药专业,后来分配到县医院工作,又从县医院调到南京市中草医院。退休以后到了民营医疗机构君和堂,在君和堂里认识了我的师傅杨文琪老先生。杨文琪15岁开始在泰州的泰和堂。1956年,南京医药公司到泰州招聘药工,把他招到南京来了。后来又把他调到南京同仁堂。他是南京市一直在一线工作的一位中医老药工。我在他80来岁的时候跟师,一直到老人95岁去世。
我把杨老当成像老父亲一样,因为他平时对我们很关心。在中药的炮制加工技术上,他一直在指导着我,引导着我。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敬畏,他的执着,匠心精神特别感染我。
王翠华在口述历史现场。
2014年,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有杨文琪、王翠华、黄银。
2024年8月6日上午,在金陵医派名家口述史采集现场,王翠华回忆说:杨文琪一辈子从事中药材加工炮制及丸、散、膏、丹加工,师从古法,坚持手工操作,逐步形成具有“金陵杨氏”特色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集家传、师传为一身,形成适应金陵医派用药习惯和要求的炮制技艺。
金陵杨氏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杨文琪。
1926年,北京同仁堂在南京设立分号,此时正是金陵医派盛名渐显之际。时任南京同仁堂副总经理、中药材加工、炮制总监的何庆余先生,是杨文琪1956年进入南京同仁堂后的师傅。同时,杨文琪还跟随京派(北派)制药大师宋普清、刘锡山学习“蜜丸”加工技艺,又和浙派(南派)名师吕炳炎学习“水丸”加工技艺。杨文琪将数地中草药炮制技艺与金陵医派用药特点相结合,逐步形成了“金陵医派——净、精、细、标”的中药材炮制技艺特色。
自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南京同仁堂的“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等名牌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多个国家、地区,为南京中医药赢得了良好声誉。这其中浸透着杨文琪长年的奉献和精良的技艺。1985年杨文琪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老药工”荣誉证书。
杨文琪(右)在指导王翠华研磨中药。
王翠华清晰地记得:一枚槟榔,要切成108片,每一片要吹之如羽。至于用于调气血的当归,在炮制加工过程中,当归分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用途是不一样的。比如破气的时候、破血的时候用当归头,要养血的时候用当归身,行血的时候用当归尾。好的药师,不是随手抓药的。
中医药一药一方,炮制工序繁杂,愿意学习中药炮制的人越来越少。然而,杨文琪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仍然坚持在中药炮制一线,浸、泡、锻、煨、炒、蒸、煮的每个环节,他都反复查看。王翠华说:杨老就像老父亲一样,平时虽然寡言少语,但一旦进行中药炮制现场,就会千嘱咐万叮铃。
中医药一个显著特点是“简廉便验”。虽然现在的草药资源发生了变化,但在老一辈药工眼里,绿色的大地,沿途可见的草药还是不少。揉一揉、捣一捣,搓一搓,晒一晒,就给病人用上,往往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病痛。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从事中药炮制80年的杨文琪,俨然已成为王翠华等一批批药工心目中永恒的雕像,父亲般慈爱而严厉。
夏公旭:师傅徐学春大医精诚炼“丹心”
2010年5月1日,徐学春(中间坐轮椅者)与中医诊所职工合影。
【夏公旭口述历史】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瘰疬病在农村地区多发。许多地区患者因为到南京求治路途远、花费多,经常会耽搁医治。刚担任南京钟山医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前身)院长的徐学春,决定为外地重症病人函诊寄药。为了方便患者与医生的联系,大家给起了个易写易记的名字“张明”。从此,全国各地瘰病患者只要给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张明”医生写信函诊,都能收到回信与治病的中药。
40年过去了,瘰病科医务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函诊寄药工作从未间断,为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患者通信三万余封,寄药近5万余人次,患者都亲切的称呼这位不见面的医生“张明”为活雷锋。2009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明”作为群体代表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0年1月31日,“张明”获得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第二届南京市道德模范光荣称号。
夏公旭在口述历史现场。
2024年8月15日,在金陵医派口述历史现场,夏公旭拿出一份12年前纪念老师徐学春的文稿。谈到老师退休后依然坚持给边远山区缺医少药以及残疾患者函诊寄药,76岁的夏公旭不仅哽咽起来。
1928年出生于南京溧水一个中医家庭的徐学春,父亲徐志年早逝,自己14岁就师从安徽林辉先老师学习中药鉴别及加工炮制技术,又得名中医谢幼伯传授治疗脉管炎、皮肤病等中医外科技术,1947年,徐学春取得了安徽当涂中医师公会颁布的行医资格证书。
瘰疬,又称老鼠疮,是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缺医少药的年代,瘰疬患者破溃后的脓液具有传染性,病程演变以难消、难溃、难敛为特征。1969年,徐氏外科医术第三代传人徐学春,将倾毕生精力研究出来的数十种验方以及频临失传的炼丹术,无私地献给南京钟山医院,创建瘰疬科。医院药厂按中医传统方法炮制了十多种丸、散、亮、丹,成功地解决了结核性溃疡难以愈合的难题,大大方便了临床用药之需,诸多成果使用至今。1978年,徐学春治疗淋巴结结核成果获得卫生部科技大会奖,治疗骨与关节结核成果获江苏省科技大会奖。并成功开发研制出“钟山徐氏丹罐”,填补了炼丹所用阳城罐失传的空白。
1995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夏公旭(右)在深圳探望徐学春(中)。
“1970年10月,我和其他10名农村知青被招进老师所在的医院,而且我和其他四人又有幸分在了老师的科,从此与恩师结下了情同父子的师生情。”能够成为徐氏外科第四代传人,夏公旭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从当年在老家“一根针一把草”防治农村常见病现场,到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走进江苏新医学院中医系,夏公旭从此坚定了走中医之路的决心。
夏公旭回忆说:1981年中药普查时,老师已是年过半百,身患疾病但仍然和我们一道翻山越岭,采标本作记录,踏遍市周诸多山岭。之后,我们又相继发掘了羊耳菊、梓木草、生地榆、黄精等多种具有抗结核作用的中草药,经辨证加入汤药中,明显提高了疗效。老师曾说过,中医药宝库,不仅体现在线装古籍中,还有相当部分深藏在民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挖掘。
《瘰疬证治》书影。
传统中医学论治瘰疬虽可以追溯到先秦,然而直到1911年以后,才有《疬科全书》《痰疬法门》两专著行世。1984年,徐学春所著《瘰疬证治》一书出版。作者在前言中写到“我于1979年开始重温古今有关瘰疬证治的论述,勘校历年临症案例和笔记,写成瘰疬证治、理法方药诸章,又续成食疗、预防及其它内容。”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徐学春在书中直言:“先兄(徐学模)当年因擅治疬,乡里誉为‘神手’,故将拔瘰丹视为‘枕中秘’。为了发展祖国医药学的成就,今附‘拔瘰丹、红升丹的炼制术及临床应用’一篇,评介方剂组成、炼丹方法等有关内容,以奉献社会,造福人民。”
《瘰疬证治》由当年的南京中医学院孟景春副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干祖望主任医师审阅。一经刊行,即成经典。
徐学春先生70大寿,徐氏外科术第三代、第四代弟子在莫愁湖公园为他庆祝,以“仁者寿”书法道贺。前蹲者,从左到右为:吴秀茹、俞伯珍、潘和;后排站立者,韩乃明,夏公旭,孟护士长、李明吾、钮晓红、徐大成、徐学春、张凤珍、吴崇俊。摄于1997年7月2日。
1982年,54岁的徐学春应改革开放前沿之邀,带领徐晓明、夏公旭等弟子南下深圳开办杂病医院,徐氏外科术传播到粤桂赣一带。与此同时,吴秀茹、钮晓红等弟子继续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金陵医派的薪火从古都南京传至远方。
钟山徐氏丹罐。
“恩师那慈样的面容,真诚的关爱,待病人如亲人的作风,精益求精的医术,热爱中医勇于创新的精神…又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
夏公旭的案头,一直摆放着一只精巧的陶制“钟山徐氏丹罐”,象征着老师徐学春的一片“丹心”,更是留给夏公旭的永远思念。
2024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