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如洗,春光恰好。在三茅街道营房村一隅,三百余亩的鱼塘上,光伏发电板整齐的排列着,工作人员撑船在其中穿行,井然有序的进行着鱼塘水质调节工作,为接下来的鱼苗入塘做准备。放眼望去,这份 “渔光一体”的独特景观与周围乡村宜人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图景。
由于镇江扬中四面环江,水源充沛。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在传统水产养殖方面扬中一直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传统水产养殖一直有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过度使用、农残超标等问题,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水产养殖增产提质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赢?2017年6月, 通威10MW渔光一体发电项目正式落地扬中,打破了原有传统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方式。在320余亩的鱼塘上,架起一排排光伏发电板,采用“新能源产业+传统养殖业”立体生产设计, 真正实现“鱼、电、环保”三丰收。为扬中的传统水产养殖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子’,也为扬中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生态‘活水’。
“通过这种模式,我们每亩池塘综合利润比单纯传统水产养殖提高5~10倍, 池塘养殖亩产量大幅提升30%~50%。” 通威扬中渔光一体产业园负责人李杰介绍道,将鱼塘打造成集中、智能化养殖的精养鱼塘,在有效架设光伏板后,增加智能化养殖设备,通过精准组合投喂、均衡增氧、藻菌调控、鱼病防疫、渔光一体与智能养殖一体化、底排污等关键技术,解决了池塘内、外源性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还实现了绿色养殖,提高了鱼的品质。“我们的鱼不用传统杀菌药物,所以不存在药物残留,不产生二次污染,是真正的放心鱼。”养殖技术人员黄朝顺告诉记者,原先预期产值在300万左右,实际运营下来,五年来,水产鱼类产值均在450万元以上。混养池养殖鲫鱼、草鱼为主养鱼,花白鲢鱼为调水鱼,套养虾和螃蟹亩产2500斤,综合亩利润5000元;此外,4#池还采用新型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该系统将鱼集中到四口流水槽养殖,采用集中增氧、集中投喂方式养殖加州鲈鱼,产量能达到每口槽4万斤,换算为亩产可达亩产4000-5000斤,亩利润5000-8000元。
除了水产养殖喜人的收获,光伏发电的成果也颇丰。“去年高温干旱的天气多,运行状况良好,2022年实现了光伏发电13041412(kwh),发电产值达1200万元。”负责人李杰面露喜色的说道。水上光伏发电不同于屋顶、地面光伏发电,发电系统可提高10%左右。除了实现发电技术,每年可节约标煤4075吨,减排近一万吨二氧化碳、减排4792t/a t二氧化硫、149吨氮氧化物。
五年来,总发电量6250万kwh,节约标煤20375吨,减排近五万吨二氧化碳、减排20000t/a t二氧化硫、745吨氮氧化物,水产养殖业实现总产值2250万元。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改造、扩建鱼塘,进行单一品类单池的高附加值的鱼类养殖,并进行河蟹的散养试点,丰富我们的水产养殖……”谈及未来发展的计划,李杰信心满满的说道。
绿色生态发展与高产值可以实现并行不悖,这一首“农业‘渔光曲’”做到了。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让绿色生态发展深入人心,也使得扬中农业水产养殖实现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手抓、双促进。用“渔光一体”的诗意浪漫,书写不凡的水产养殖发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