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古城:构建共富矩阵全图谱

台传媒记者李寒阳

3月27日,临海市古城街道“工坊赋能、共富同行”共富工坊提技赋能行动在临海蟠毫共富工坊正式启动。工坊内,茶农们熟练地操作着自动化机械设备,嫩绿的茶芽在指尖翻飞,茶香四溢。

该行动由临海市委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动,通过“产教融合+品牌驱动”双轮战略,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打造茶产业全链式共富生态圈。

近年来,古城街道通过强化技能人才培育、推动从业者向专业化转型、盘活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为共同富裕注入持续动能。截至目前,已建成电商直播、来料加工、农旅融合等类型共富工坊13家,累计带动就业超500人,村集体年均增收12万元。

构建“从工到匠”人才体系

活动当日,临海蟠毫共富工坊同步挂牌“青年就业培训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任李鑫等6位专家受聘组建茶产业创业指导团。该团队围绕茶叶全产业链开发种植、采摘、制作、品鉴、销售等8项专项技能课程,以专业化力量助推产业升级。

基地不仅为工坊工人提供技能培训,更面向当地茶农及产业爱好者开放,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人才培育平台。

“我们通过斗茶大赛、校企合作已开展16场手工制茶技艺传承培训,培育新型人才130余名。”蟠毫共富工坊负责人蔡统胜表示,依托新建成的培训基地,未来将提供更系统化的“产业培训+多元经营”服务,持续完善共富新模式。

据悉,该基地是古城街道探索共同富裕的核心载体,通过“技能提升—产业赋能—价值创造”路径,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发展动能。

“我们推动群众就业从‘有活干’向‘干得好’进阶,从‘挣工资’向‘创价值’升级,通过培育技能型‘新农人’,让传统产业释放更大活力。”古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龙说。

打造“一坊一品”发展格局

活动当日,乡村振兴公司、趣云数据、临海民宿协会、临海蟠毫共富工坊四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项目以“景区+民宿”联名营销与“直播+投流”云平台为双引擎,构建茶业“品质—文化—场景”立体化品牌战略,依托大数据洞察行业趋势与竞品动态,定制“蟠毫”“灵江风月”阶梯发展路径。通过AI全媒体营销矩阵及虚拟主播智能直播系统,实时追踪消费数据优化产品布局,驱动临海茶品牌价值进阶。

依托党建联建机制,古城街道正着力打造“一工坊一品牌”特色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古城街道重点实施产业生态链培育工程,通过深化特色产业挖掘、健全全链条服务体系,已成功孵化多个,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温度的共富工坊。

古城街道蒲公英爱心助残共富工坊是一家专为残疾人设立的共富工坊,其“工疗+农疗”的创新就业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该工坊联动规上企业与残疾人之家开设手工艺岗位,配套“培训+康复+疏导”三位一体服务,实现30名残障人员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2.4万元。

如今,该工坊得到“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授牌,负责人何丽敏表示,该平台通过就业托底机制与青年实践平台双向赋能,形成“技能增值—社会反哺”闭环,现已成为共富工坊转型升级的标杆范例。

布局“强链多元”共富矩阵

走进古城街道三梅巷电商直播共富工坊,恒源祥男装直播正火热进行。这座2万平方米的“共富直播间”通过“党建+专业运营”模式,培育出本土主播矩阵,月均开展直播50余场,创下服饰销售40万元、直接带动45人就业、辐射上下游800人次的亮眼成绩。

乘势而上,投资2亿元的海港直播城将于国庆投用。21.84亩空间内将聚合直播基地、选品中心及供应链服务区,串联服装、家居、眼镜等临海优势产业,打通“设计—生产—仓储—物流”全链路,构建数字化供销闭环。

近年来,古城街道不断推进共富工程从单点到全链条迈进,启动“阳光茶链”红链工程:以临海蟠毫共富工坊为龙头,联动江南、尤溪片区协同发力,同步推进“电商直播+产业融合+来料加工”三大引擎。

“‘红链领航,向新发展’,通过村企联合、跨域抱团,我们期待以一片茶叶带动一方共富。”陈龙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