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城管“解锁”建筑垃圾治理新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与日俱增,合肥近年来以人防、技防相结合,探索数智治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建筑垃圾治理效能。2月28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核准备案建筑垃圾运输企业153家,核准备案运输车辆3900余辆,均已全部按照要求安装北斗定位系统,纳入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无人机巡航为排查监管“插上翅膀”

2月28日上午,在庐阳区天河路(刘冲路—涡阳路)涉铁道排待建项目现场,两名城管执法队员正在操作一架无人机对项目开工前原地貌状况进行航拍记录。随着无人机升空,项目地块现状在终端显示屏上一览无余。

“通过无人机航拍,我们能很快排查现场有无违规堆放建筑垃圾现象。”属地城管执法队员胡皓介绍。

为强化辖区施工工地及建筑垃圾敏感区域的环境监管,近期庐阳区城管局创新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采集辖区各空闲、拆迁、待建、在建地块等区域原始样貌,通过科技手段构建建筑垃圾管理新格局。

“相较于以往‘人巡+车巡’的监管模式,无人机航拍技术可大幅提升排查覆盖面,实现违规堆土监管、违规倾倒管控等难点问题的有效破局。”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无人机拉网式排查,旨在对每个工地建立“开工-施工-竣工”全流程监管,留存整改前后对比证据链,做到“一工地一档案”。

北斗助力为运输车辆“安上眼睛”

张磊是俊翔运输公司的一名负责人,他的运输公司共有8辆建筑垃圾清运车,主要负责运输高新区居民小区或建设工地的各类建筑垃圾。

2024年来,合肥城管不断强化科技监管手段,要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从而实现对运输作业的全程“可视化监控”。

“安装定位系统后,车辆的装车时间、行驶路线、行车速度、目的地抵达等信息在手机上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监管部门对我们的监督更加实时和全面,公司管理起来也更加便捷。”张磊说。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核准备案建筑垃圾运输企业153家,核准备案运输车辆3900余辆,均已全部按照要求安装北斗定位系统,纳入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垃圾清运车在路面行驶时,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能实时反馈车辆信息,进而及时发现和有效减少私拉乱倒、抛洒滴漏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建筑垃圾的精准管控,确保建筑垃圾的安全、规范运输。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周洪 通讯员 黄翔宇 邢挺 许家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