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我市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再引关注

料理家务、买菜做饭;测血糖、量血压……人上了年纪,有些稀松平常的琐事,就变成了难事。

进入老龄社会,谁来帮帮这些老年人?年轻时把志愿服务时间“存”进去,老了可以兑换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互助时间”助老公益服务的推广,给养老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新年伊始,央视新闻聚焦我市养老互助工作,“时间互助”再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亮点,也是南京的养老名片。发展中有哪些新变化,遇到哪些新问题,南京又是如何破解的?连日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暖心故事:“互助时间”,让志愿者的爱心服务“增值”

“我老伴身体不行了!快帮我想想办法!”前不久,家住栖霞区马群街道文康苑社区的刘志平老人向附近的互助时间服务点求助。很快,一名身穿黄色马甲的志愿者赶往求助者家中。

“如果没有小亓的帮助,我老伴早就没命了。”事后,刘志平心有余悸地说。他点名感谢的“小亓”,就是鼓楼区中央门街道颂德里社区养老互助平台服务点的志愿者亓海伟。

亓海伟是颂德里社区志愿服务大队长,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自从加入养老互助平台志愿者队伍以来,他每逢休息日、节假日都会抽空到服务点看看有没有老人需要帮助,很受老人们的喜爱。

“这不仅是对养老互助平台服务理念的最好诠释,也是对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最好注解。”对于这次紧急救助,亓海伟自豪地说。

“又有新订单了!”1月22日,互助时间君之南团体志愿者负责人王跃熟练地打开“我的南京”APP,在互助时间管理板块下,看到了来自葛塘街道的理发订单。他带上自己的团队和工具包,奔赴“下单”老人家中,为老人剪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发型。理发完成,他在手机上滑动订单结束,志愿时间进行存储,他的团体账户上又多出0.5小时。

每个月王跃都会接到理发的订单,服务范围覆盖葛塘全街道,累计服务已达300人次。

作为一名专业理发师,王跃拥有5家门店。202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注册了互助时间个人志愿者,接下了人生中互助时间第一笔理发订单。

2022年,葛塘街道互助时间平台开始发布团体志愿者招募通知,王跃第一时间组建了君之南团体志愿者。此后,他们每个月进社区开展一次义剪,同时接一些上门理发的志愿订单,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解决理发需求。

“相比于在店里给客人剪,我觉得做志愿服务的时候更轻松、更有意义。我会跟老人们聊天,逗他们开心,像是回到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一起住的情形。”王跃告诉记者。

像亓海伟、王跃一样的优秀志愿者在南京还有很多。因为有了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他们的暖心服务故事还在继续。

最新数据:注册志愿者6.1万人,累计服务55.9万小时

发展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是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

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的前身是养老服务“时间银行”。

南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由市委市政府牵头主导、市民政局负责具体落实的互助式养老工程,国务院曾安排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专题调研。

2023年,按照相关要求,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更名为南京市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

目前,我市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已建成政策支持、信息系统、运行架构、经费保障机制,形成较完整的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取得一定成效。

根据民政部门最新统计,南京市、区、街、社依托现有养老服务设施设立站点1300多个,覆盖99%以上城乡社区;注册志愿者6.1万人;注册服务对象13.2万人;完成订单94.8万个;累计服务55.9万小时。

发展之变:平台有了系列指南,增加信用加持和激励反哺

实施数年来,随着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对象逐年增多,养老互助服务已成为我市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也不断在发展中变化。

一是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有了系列指南,提升“时间之约”服务标准。2023年10月,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系列指南发布,主要对管理服务机构建设运营、时间账户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对象管理、服务流程及标准、奖励与惩处机制、信息平台建设、矛盾调处与舆情处置等9项工作提供实施指导。根据指南,特困老年人与低保家庭中失能(含失智、残疾、重病)老年人也被纳入政府免费发放时间的人群,初步预计,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的服务对象将因此新增1万人。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服务项目则新增到38项,包括新增技能辅导、文化类娱乐等服务项目,可更好满足老年人在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能吸引更多志愿者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助推养老服务的代际传递。

二是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有了信用加持,保障“时间之约”服务机制。为了保障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双方的权益,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纳入了信誉分约束制度:志愿者或服务对象不按规定发布、接取订单、开展服务会被扣除信誉分,一旦信誉分低于60分,则一周内无法进行发单或下单操作;且在每次服务开始时,都会通过服务定位、人脸识别等方式进行打卡。同时,首次上门服务的志愿者需要由社区服务点工作人员或网格员陪同,经回访服务对象满意后,第二次才可无需陪同直接上门服务。

三是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有了激励反哺,充实“时间之约”服务信心。在时间只能用来兑换时间的情况下,我市给予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志愿者“奖励+身份福利”:一方面,授予优秀志愿者“诚信好市民”的称号;另一方面,不断构建拓宽公益生态,例如将餐饮店、商场、超市、理发店、洗衣店等市民高频生活的服务场所不断加入互助时间平台,给志愿者及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福利。目前志愿者可凭借志愿者电子凭证,享受电动轮椅免费试用、公益法律咨询、免费观影券、餐券、老年大学公益课程等。

何以可期:多元主体推进,互助养老大有可为

“十四五”规划要求,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亮点,将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符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要求。

“南京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基于第三次分配内涵、社会交换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供规范互助养老服务的实践形式,探索养老互助服务保障措施、实现路径与提升策略,构建协同推进养老互助平台社会交换的新型结构治理网络,为保障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持续性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借鉴,促使各方主体互惠合作、资源共享。”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史秀莲认为。

据悉,养老互助平台开展的养老服务包含服务下单、供需匹配、服务提供、保障反馈、时间存储等诸多环节,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多方主体,借助不同主体所属资源的优势,结合互助养老服务的特点,高效整合,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多元主体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日前,“5G+物联网+智慧养老”暨互助时间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在栖霞启动。首批广电智慧养老公益服务项目落地栖霞区,这是互助时间积极拓展养老服务应用场景、构建公益生态的又一创新之举,让老人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舒心、智能的居家养老服务。

这样的跨界合作,在南京将会持续上演。

“平台经历萌芽期、试点期、全市推广期、体系完善四个阶段,目前已进入体系提升阶段。全市民政系统要以新的面貌进一步推动南京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高质发展、持续领跑。”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守望相助、孝老敬老在南京蔚然成风,持续擦亮“宁享养老,银发无忧”南京名片,助力“苏适养老”阔步前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5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