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姜堰区结合创新探索推出“孝心卡”,一张卡能够实现32项养老服务。
上午10点,姜堰区罗塘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爱心食堂,已经有多位老人在排队打饭,这里可以满足每餐500份的需求。标准化餐饮,不仅保证了老年人的营养均衡,也让他们吃得更放心、更安全。记者在现场发现,每位来就餐的老人都是刷脸支付,方便快捷。
姜堰区罗塘街道居民陈爱国告诉记者:“到这吃饭就是办孝心卡,只要扫个脸就可以吃饭,政府补贴我们2块钱,我们只要8块钱就能吃这个饭,而且营养搭配非常好。”
陈爱国老人提到的“孝心卡”,是2023年10月,我市在姜堰区试点开展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适用群体为姜堰区本地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老人办卡后无需携带现金、卡片、证件等,凭借刷脸就能享受到32项养老服务。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37万,占常住人口的30.50%,而过去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
姜堰区民政局副局长蒋兆国分析道:“过去我们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一般只有个人护理、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服务的类型比较单一,就和看电视一样,只有几个频道供老人来选择,其实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蒋兆国介绍,为了解决养老服务的困境,姜堰区以“孝心卡”为载体,打造了40多个养老消费场所,组建了4支500多人的专业助老队伍,链接300多个养老服务加盟商,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姜堰区民政局副局长蒋兆国介绍:“我们这个孝心卡设有政府补助、个人充值和公益配增三个账户,老人办理孝心卡后,我们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直接打卡到政府补助账户,个人账户每充值100元,公益账户自动配增50元,我们打个比方,老人下单一个上门助浴服务,我们收费标准是120元,如果他的政府补助账户上有30元,那么这个30元优先支付,我们个人的账户再支付60元,公益配增账户配套支出30元,我们真正实现了企业让一点、政府出一点、公益补一点、老人掏一点。”
改革举措实施一年来,姜堰区已经有5000多位老人用上了“孝心卡”,已将养老服务应用场景拓展到8大类32项,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助餐配餐、助洁服务、助行服务等,基本涵盖了老人养老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良好的养老生态圈在当地逐步形成。
姜堰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王学东告诉记者:“孝心卡构建了一个涵盖老人及家属、我们养老服务组织、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的的一个养老生态,通过孝心卡生态圈的建立,可以让我们老人找到更专业的服务,同时也让服务组织更低成本地找到我们服务对象,从而带动整个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动银发经济更健康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