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养殖环节病死畜禽专业化处理率已达96.97%,提前完成了省定目标。记者昨天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我市成功实现养殖环节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这标志着我市在保障养殖业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有效确保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事关养殖业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在科学布局方面,我市结合各区、县(市)畜禽养殖规模、生态环境条件等情况,通过区域联动和全市域统筹,优化集中无害化处理场所布局。先后建设了上虞春晖、诸暨永安、绍兴回利、新昌妙泽4家无害化处理企业,年处理能力达1.24万吨,能完全满足病死畜禽处理需求,并预留了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完善收集体系方面,我市按照“网格化、规范化、便捷化”的要求,配套建设了病死畜禽公共收集转运点。通过改造提升转运点设施、落实运营单位、配备专用运输车辆,并确定相对固定的运输线路和人员,建立起收集转运规范化管理机制。同时对病死畜禽的接收、运输、到达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了病死畜禽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全程监管。目前,全市已建成区域性集中转运中心1家,乡镇集中暂存点18家,养殖场户暂存点636个,购置病死畜禽专用运输车辆13辆。
此外,我市还实行区域联动,对病死畜禽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目前建有集中处理厂的上虞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对区域内病死畜禽实行全覆盖集中处理;而未建集中处理厂的越城区、柯桥区,则与上虞春晖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跨区域委托处理协议,实行跨区域病死畜禽委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