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位于锡山区的极电光能有限公司在810平方厘米钙钛矿光伏组件上实现了20.7%的稳态效率,再次刷新大尺寸钙钛矿组件稳态效率的世界纪录。光伏行业是新能源的“黄金赛道”,作为当前钙钛矿产业化技术升级迭代的主力源头之一,极电光能在钙钛矿组件效率、稳定性等核心性能指标上持续取得领先性突破,组件效率频频打破世界纪录。今年2月,企业获评“2023年无锡市二十佳新锐企业”。“去年4月,我们率先启动全球首条1GW钙钛矿组件生产线建设,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极电光能联合创始人、CTO邵君说。
当前,有着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之称的钙钛矿电池,被不少拥趸视作光伏的“明日之星”——更高的单结理论转化效率、更低的发电成本、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更低的碳足迹,足以具备强大的吸引力。“钙钛矿是一项全新的技术,钙钛矿单结组件也是一切钙钛矿产品形态的基础,要想实现钙钛矿产品的商业应用,首先要实现钙钛矿单结组件的商业化。”邵君介绍,钙钛矿产业化需要解决大面积制备下的高效率和高稳定性两大问题,在这方面极电光能有着自己独创的量产技术体系——“极创+”整体解决方案。以提高钙钛矿电池效率和稳定性为例,极电光能通过独有的钝化剂和原位缓冲层技术,有效抑制了钙钛矿内部和界面缺陷的形成,改善了能带匹配。极电光能还开创性地用“原位固膜”规避了常规一步溶液法的工艺缺陷,可实现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的面积连续放大。经过近三年从实验室到中试产线对技术工艺的论证、打磨与优化,“极创+”技术体系日趋成熟,关键性能指标均取得持续性的提升。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让钙钛矿技术走出实验室的过程并不容易。”邵君表示,学界对于这一技术的研究论文不少,理论水平很高,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需要经过技术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个转化需要团队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今年1月,钙钛矿领域顶级科学家M. K. Nazeeruddin院士正式全职加入极电光能,担任极电光能首席科学家。极电光能在院士领军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该企业拥有上百人的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超55%,累计核心专利申请超350个,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70%,还拥有4500平方米的研发创新中心及150MW全球规模最大的钙钛矿产线。此外,企业从实验室、小试线、中试线再到量产线还有4个研发与产业化平台,沿着“几十平方厘米—几百平方厘米—2至3平方米”的路线进行尺寸放大,以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努力打造光伏行业新质生产力。
“即将面世的GW级产线上,我们的目标是实现2.8平方米组件转换效率于2024年底达到18%,2025年底达21%。”邵君说,未来,极电光能将继续打磨与优化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组件效率及稳定性,全面提升产品力。同时,企业还将加强光伏BIPV应用生态链的研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赋能企业提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