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晨薇
前滩企业天地的白领,午休时间只要走进东育路上的果之满满鲜榨果汁店,一定不会错过菜单上显眼的新品——蜜桃润润梨汁。这是产自浦东新区大团镇的南汇水蜜桃,首次作为原材料进入连锁饮品店。
赵桥村是大团镇的南汇水蜜桃主产区,也是从今年开始,村集体合作社与农业科技企业佰茂丰展开合作。目前从农户手里收购的2.5万斤水蜜桃原材料,已经变成一瓶瓶可常温保存的果汁进入线下商超。
一只桃子变成一瓶果汁,技术上显然不复杂,但对于绝大多数上海本地水果,这样一条一产、二产联动的链路却是刚刚打通,甚至可以说,参与各方目前都还“很难赚到钱”。
那为什么这件事还要做?从大团镇的试水所泛起的市场涟漪,可以观出大概。
获利艰难仍要走下去
去年底,陆家嘴集团将自有商业体的租户果之满满鲜榨果汁店引荐给了大团镇,双方很快展开合作。前期,大团镇将1.5万斤8424西瓜卖给果之满满,由后者制成鲜榨果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在全市各大门店中共计卖出6000余杯西瓜汁。
最近进入南汇水蜜桃的丰收季,双方又联名推出了南汇水蜜桃系列果汁。果之满满已共计从大团镇采购鲜桃原材料5000多斤,并卖出果汁2万杯左右。其中,最受欢迎的产品“蜜桃润润梨汁”,已达到8500杯的销量。
大团镇乡村旅游公司负责人王青青告诉记者,以往每年大团镇产的水蜜桃,约有40%因个头小、有瑕疵等原因,很难在零售中卖上价钱,便低价给了批发商。此次不论是跟果之满满合作,还是与佰茂丰合作,这部分批发桃的收购价格都高于市场批发价,桃农可获利更多。
不过,对果之满满和佰茂丰来说,因上海本地种植的人工成本较高,本地收购水蜜桃的价格也较外地更高,且佰茂丰工厂在浙江杭州,“收购后的物流成本比较高,导致出厂的水蜜桃汁成本很难控制。”赵桥村党总支书记徐周杰说。
目前来看,不论镇集体公司、第三方合作企业,还是本地农户、合作社,都在这场桃子变桃汁的过程中艰难获利,但这条路仍有它走下去的必要性。
借力第三方提高认知度
大团镇种植国家地理标志南汇水蜜桃约1万亩,涉及种植户约4000户,规模小且散。也是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提高品牌认知度,两年前,大团镇推出“金大团”品牌,供种植户共享,同时设计了印有“金大团”标志的包装箱,各合作社均可采购。
记者了解到,中央要求各地“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目前来看,不只是南汇水蜜桃,沪郊农产品在品牌化的探索中,多数还处在第一步,即统一品牌包装。
大团镇有了统一的包装箱后,仍有许多农户、合作社使用自己的包装,品牌意识不强。此后,大团镇也尝试过线下地推,即把贴着“金大团”品牌的南汇水蜜桃带到上海各个商圈,通过派发桃子的方式,吸引市民关注,然而营销范围仍有局限。
今年以来,大团镇决定把水蜜桃向二产延伸,正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通过联名等合作方式,‘金大团’的商标得以利用第三方合作企业的市场渠道,被更多消费者所知。”王青青说。
产业链延伸后就不一样了,可常温保存的南汇水蜜桃汁,降低了物流成本,也插上了远销的翅膀,“金大团”品牌才有破圈的希望。“目前,我们还在跟养和堂等制药企业、金塘农业等农业企业合作,开发桃胶、桃子酒等产品。”王青青介绍。
土地新政加速乡村振兴
品牌农业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团镇的尝试,眼下虽未到各方获益的阶段,但另一条路却无形中打通了。
与果之满满合作后不久,为了进一步稳定货源、探索更广泛的合作方式,果之满满将企业总部正式注册在大团镇。
记者了解到,在大团镇前期招商的过程中,不少企业项目也都是先通过“一产”切入,找到商业模式的结合点,再导入建设投资。佰茂丰原本有自己的饮料加工产线,在看到赵桥村的水蜜桃种植规模有保障后,就开始了水蜜桃汁的加工,并在大团镇注册了农业科技公司。
不过,这两年上海不少农业镇也开始碰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土地性质限制了招商。佰茂丰与赵桥村最初的合作计划是希望利用村里的一处仓库改建成加工厂房,这样一来可以缩短物流链,降低水蜜桃汁加工成本。无奈受限于用地性质,只能作罢。
当地招商干部坦言,许多项目一开始都有强烈的投资意向,但一听说土地调整规划的周期至少长达半年,觉得“等不了”。还有一些项目想要出资建设厂房,但因政策上对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尚有瓶颈,也难以落地实践。
好在今年5月,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通知》,明确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管理要求,规范了相应的工作流程、操作路径等,补上了本市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政策的最后一环。
文件还提到鼓励作价入股重点面向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乡村商贸流通、保障性租赁住房等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这为市场投资上海乡村开了口子。“希望各类招商项目能够尽快走通这条路,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王青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