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汪宏胜) 今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坚持在党建引领下提升基层服务,扎实推进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统筹推进阵地共用、服务共融、结对共建、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着力构建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单元、高效能治理的协同单元、高标准服务的融合单元、高水平管理的先锋单元、高质量发展的共富单元……全力做好居民家门口的服务。近日,记者就近距离感受了通安镇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创新模式 推进普法工作“零距离”
华通花园第四社区建成于2004年,作为通安镇首个动迁小区,为更好地服务老旧社区、新老居民,社区聚焦法治服务,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为了盘活载体阵地,精细服务功能,社区积极探索“党建+阵地”法润民心、“党建+服务”法惠民生、“党建+宣传”法护民安的“党建+N”工作模式,凝聚“普法强基”合力。目前,依托社区法治广场、乡贤工作室、巡回法庭、矛调工作站等党群阵地,打造了法治文化集群,矩阵式实现普法教育长效化;同时,充分用好社区“党员老娘舅”“法律明白人”“乡贤志愿服务队”等红色力量,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同步建立24小时微信群应答机制,链接共建资源,邀请社区民警、法律顾问、法官组建专业后盾,形成线上线下纵横交织立体服务脉络;深化“支部+网格”工作体系,成立“红色先锋”普法宣讲团,实现普法“零距离、面对面”;并依托党建联盟力量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法律讲座、模拟法庭、法治集市等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普法格局,全民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我们从满足辖区居民法治服务需求出发,结合‘1510’党群服务圈建设,构建了‘3+3’法治服务网络,将法治服务体系延伸到居民区及楼栋的神经末梢,形成‘15分钟法治服务圈’,打通了法治惠民、法治便民的最后一公里”。华通花园第四社区党委副书记范晓英说。
亲民为民 绘就基层治理同心“融”
华山社区是通安镇另一个动迁小区,房龄较新,有大量架空层公共空间。社区持续打造架空层特色场馆,补充区邻里空间阵地不足“短板”、完善主题场馆功能性服务水平的同时,持续擦亮居民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驿站。
今年,围绕“美好乡邻 共创华彩”党建品牌内涵意蕴,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充分整合社区、社工、物业、自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化社区自治与共治建设,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切实扩大治理的广度深度效度,致力实现“党建、民情、网格、妇儿、帮扶”有机结合,绘就基层治理同心“融”。与此同时,通过提升“1”个党建阵地、升级“N”个主题场馆、构建“多元”主体共建,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除此之外,作为去年年底新成立的社区党组织,华山社区严格按照党群服务阵地规范建设要求,合理布局并改善硬件设施,通过扩展服务功能,切实满足社区党员、群众对社区事务、文化生活、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通过联合邻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警中队、幼儿园等优质资源,深挖社区能人,开展丰富的党建共建活动,让社区与居民更亲、服务与居民更近。
为老服务 构建幸福生活“新场景”
构建幸福生活场景离不开为老服务。今年,通安镇首家社区食堂——嘉誉湾社区食堂正式营业,主打健康、美味、实惠、便捷,顾客自助选择菜品,扫码付款,免去排队等待,吸引了全年龄段社区居民用餐,也丰富了社区消费业态。
食堂位于嘉誉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作为镇级综合为老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约1330平方米,提供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服务中心依托社区资源,以医养融合、文化活动为载体,以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为核心服务对象,覆盖周边所有居家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打造为老服务新阵地。中心还提供包括康复师、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化服务,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增强社区凝聚力。目前,通安镇还设有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就近在社区就可以享受专业的为老服务。
“在为老服务工作中,通安镇注重精细化专业化,努力打造让居民放心、安心、舒心的‘三心’养老服务。”通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通安镇将继续聚焦全龄服务,尤其是聚焦“一老一小”,科学配置资源,精准满足需求,不断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持续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