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抢抓百年未有机遇,谋求项目建设大突破、交通能级大提升、创新生态大变革——
南通:迸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使南通迎来了百年未有的新机遇。
奋力打造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锋,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在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为南通市新一轮跨越发展鸣响了发令枪。当前,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创新作为,谋求项目建设大突破、交通能级大提升、创新生态大变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奋勇前进。
重特大项目一抓到底
进入9月,秋雨收卷了暑热。位于海门的中航科技航空轻合金项目现场显得愈发忙碌,各种运载车辆往来穿梭,项目施工已渐入佳境。作为2019年省重大项目,中航科技航空轻合金项目投资4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年产各型航空轻合金关键结构件3500吨,将引领南通市高端轻合金新材料产业走在行业前列。
“抓重特大项目就是抓战略性机遇的意识。”8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惠民召集相关方面,专题研究在手在谈百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对此,全市上下有着清醒的认识:再多的战略机遇交汇叠加,如果不落到项目上,都是一句空话。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39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6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2%,超过序时进度2.2个百分点。其中, 2019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5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0个,开工率近70%,振康机器人科创园、英迈杰图灵机器人、华峰超级纤维等新开工项目进展较快,主体工程已部分封顶。市级“双百工程”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57.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1%,超过序时进度4.1个百分点,其中10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70个,100个计划新竣工项目已竣工63个。省、市级重大项目开(竣)工项目数、完成投资均超序时进度,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落地实施,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加快突破,带来了南通区位、资源和空间优势的进一步凸显。目前,南通市重大战略机遇叠加的“红利”已经开始显现,在手在谈的百亿元以上重特大产业项目达21个。围绕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南通市精心编排了10个事关南通长远发展的“龙头”项目,包括通州湾出海新通道、空铁枢纽、濠河景区提升工程等。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工作专班、一张时间表、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以“攻坚战”的指挥体系保障“龙头”项目早开工、早建成。
采访中,市发改委负责人打出了形象的比喻:抓项目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既要有瞬间的精彩,更要有全程的稳健快速;既能为当前稳投资、稳增长,又要为长远打基础、增后劲;必须久久为功、一抓到底。南通市相关部门精心做好项目谋划,围绕补短板等领域,按照近期、中期、长期分类,分级做好项目储备,切实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为推进南通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打造交通枢纽正破题起势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加快交通转型,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提供了交通保障。
雨夜封锁施工、千人大会战、多工种交叉作战……9月迎来收获季节,最令南通人激动兴奋的大事件,莫过于沪通铁路顺利接入宁启铁路。这是一次改变中国高铁版图的“牵手”,为沪通铁路正式融入“八纵八横”高铁网创造了条件。明年沪通铁路建成后,和宁启铁路在南通会合,南通铁路北上南下、西联东出的互通互联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呼啸而来,这个丰收的9月,精彩还在续写,热力波一浪接着一浪。
历经5年江中巨制,蓝色巨龙横空出世,沪通长江大桥本月合龙,预计明年年中建成通车。大桥不仅让长江南北两岸再度“牵手”,更是以公铁两用的强大功能,首次让南通加入中国高铁网络,成为南通入沪快速通道。作为上海虹桥枢纽跨江而来的首站,高铁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正酣,车站站台雨棚进入钢结构主体施工阶段。这里被誉为南通版“虹桥枢纽”,满足了南通人长期以来拥有一处高大上换乘枢纽的愿望。车站从上到下4层,依次为高铁站台、高铁站房、地铁站厅和地铁站台,今后是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盐通客专等铁路线的共用车站,明年投入使用,南通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从梦想照进现实。
对通州湾开发极具意义的平海公路快速化改造施工也已全线铺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完成驻地建设并进场施工,桩基工程完成五成以上,各标段主线上跨桥桩基进入到下部结构施工阶段。通车后,可使通州湾港口集疏运能力明显增强,对建设江苏新出海口、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形成重要支撑。
放眼江海大地,对“通”的渴望,渗透在每一个南通人的血脉中;不仅要“通”,而且要“快”,这份矢志不渝的追求,书写了南通交通恢宏壮阔的发展新答卷。如今的南通,由江阻海隔的交通“末梢”阔步迈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初期,港口建设上的先人一步让南通列入了沿海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进入21世纪,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打通了过江通道的瓶颈;站在新一轮机遇风口,提升交通枢纽能级早已破题起势,以新机场为核心、空铁一体、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力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紫琅湖畔崛起科创高地
摄影爱好者朱斌家住花城,这半年多来养成了个每天打卡拍摄中创区的习惯。浏览他的图片资料库,仿佛就是一部华丽巨变的建设史。
“苟日新、日日新,中央创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我就住在附近,用镜头记录南通创新高地的崛起,是件有意义的事。”朱斌边说边给记者翻看图集,在白沙滩的映衬下,紫琅湖兀自优雅;紫琅湖东北侧,一个波浪形的建筑初具雏形,极具艺术感,是建设中的南通大剧院;与大剧院隔湖相望的南通国际会展中心风姿卓越、惊艳亮相,即将成为森旅节主会场;科创中心一期主体结构封顶;创新小学、初中迎来首批学子……照片上看到的是不断完善的承载功能,而看不到的是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如同不断刷新的天际线,中创区在科创高地的建设上亦不停歇,一个更加强劲的中心城市创新功能核,全速助力南通融入长三角更高水平一体化发展。
专家齐聚一堂,聚焦行业前沿,8月25日,由南通中央创新区、南通市工信局、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石墨烯产业应用发展在江苏(南通)研讨会”上,南通中央创新区“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南通创新基地”正式揭牌。南通将以此为重要载体,发挥江海联动、内外双向开放优势,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力争为石墨烯材料规模应用提供“南通样板”。这并非个案,随着中创区科创载体建设不断加快,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正式开工,南通装备式建筑与智能结构研究院、南通华达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天互联科技、爱观科技、正浩工程科技等一批项目入驻,南通中创区作为创新策源地的影响力正逐渐形成,创新创业成为中央创新区的核心标志和鲜明底色。
“当历史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抓住机遇,也更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通创投公司董事长丁锋坚信,唯奋斗者进,唯实干者上,唯搏击者胜,打造南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舍我其谁。
眼下,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南通顺势而上,主动接受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全面落实沪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共建跨区域多层次产业创新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建设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2018年沪通签订《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合作共建了81家创新资源合作平台载体,南通承接了越来越多上海最新科技成果的转移与转化,正在成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产业支撑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