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镇村级河长先行,民间河长推进,注重水脉与文脉融合——通州:全民治水力促河长治
2月20日,在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宝云山村27组,村民殷建江正在自家的庭院里晾晒年前承包河起的鱼。春节前他在头甲河承包段起底了150多公斤的鱼,增加收入近5000元。“今年是我们‘以河养河’生态管护的第三年,全镇12个村居的三、四级河道几乎都承包给农户,他们自觉把河道保洁干净,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二甲镇河长制联络员赵琪说。
二甲镇是通州推行“以河养河、生态护河”河道管护新模式的先行者,目前该区已有256条三、四级河道落实了这种河道管护模式。此外,去年以来,该区创新镇村一级河长述职机制,聘请民间河长参与巡河监督,注重水脉与文脉融合,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的治水合力,推动该区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
镇村级河长先行
站在先锋街道高坝竖河青年路桥头,一眼望去,蜿蜒流淌的河道、清澈见底的河水、生机勃勃的岸坡,舒心怡人。而6个月前,由于交通建设导致水系破坏、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排下河、违建侵占河面等历史遗留原因,高坝竖河这条主要引排通道还是一条典型的“酱油”河道。“经过区镇村三级联动的百日攻坚系列整治,去年工程高质量通过了省级验收。” 先锋街道水利站站长施新春说。
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先锋街道及村两级河长不断发挥职能作用,每天召开晨会部署工作任务,协调拆违、农户改厕等工作难点,统筹实施控源截污、畅通引排、疏浚河道、防护岸坡等措施,共清除河底淤泥4.35万立方米,拆除违建118处,实施岸坡防护2.6公里。
农村基层河长是治水的“神经末梢”,针对部分基层河长巡河少、履职不到位、发现上报问题不及时等问题,通州将河长制工作“关口前移”,创新镇村河长述职机制,由镇村河长直接向区总河长或副总河长述职,采取先看现场、后听汇报、再随机提问的模式,在曝光和交办问题的同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对河长评价打分,刀刃向内督促河长全员全面履职,将河长制履职触角延伸至农村基层最末端,最大限度打通水体管护“最后一公里”,强化河长末端执行力。
去年以来,通州共整治完成102条农村黑臭河道,基本消除了集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农村集中居住区的黑臭水体;拆除“两违”项目232处,拆除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完成130条(段)生态样本河道提升打造,农村河道疏浚全面完成。
民间河长推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这本治河档案上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发现、什么时候整改完成的都一一记录在案,今后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时,只要拿出工作档案,对照一下就行了。”通州区石港镇水利站退休干部薛金华家住胜利河附近,在胜利河整治时,他“化身”民间河长承担起监督员的角色,冲锋在前,还给自己定下了“每周两次”的巡查任务,密切跟踪胜利河整治工作。
去年,通州建立河道长效管护管理平台,在1152条等级河道上设置3600多个固定巡查点位,发动老党员干部、老支书、企业负责人等社会人士担任民间河长,参与巡河监督。民间河长可通过“河道管护”APP,定期定点上传河道现状照片和存在问题,由区河长办及时线上审核、交办责任河长,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到位,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整改问题的闭环管理。
通州区河长办综合科科长徐茂东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管护模式,充分调动民间河长、社会监督员、志愿服务团队、网格化治河的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的治水合力,将河长制切实转向河长治。”
水脉与文脉交融
走进通州区张謇学校,未名河生态河道波光粼粼,河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太阳光。
打造特色水文化,做“有文化”的河长工作,是通州河长制工作一大亮点。去年4月,该区关注到辖区内先贤张謇创办的百年老校——张謇学校拥有独特的水资源优势,该校三面环水,又有着丰富的张謇文化元素,于是决定投入70余万元,建设生态河道。
经过近半年的治理,通州在张謇学校建设成“未名河”生态河道和水文化廊道,打造水情教育基地,并积极开展“河长制进校园”“校地共建示范河”等活动,推进水脉与文脉有机融合,同时大力发展教师河长、学生河长、家长河长,让水利工作、河长制工作深入人心。
“河长制进校园活动得到各学校的积极响应,通过主题征文竞赛、红领巾河道认领、摄影绘画比赛等多种形式,目前已开展10余次活动。”该区金新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河长办主任倪晓峰说:“希望通过‘水文化’活动,孩子们能体会到节水、爱水、护水、亲水、咏水的情怀。”
这是通州走出的“水韵+文化”的第一步。接下来,该区将深入拓展“治水+”思维,将城乡水脉与文化、旅游、生态等相互交融,构筑美丽水景观、优化宜居水环境、弘扬水文化,叫响“水韵通州”品牌。(记者 印春湘 通讯员 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