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皋创新实施“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百姓“变身”河道守护者——
生态绿水引来“发展活水”
冬日清晨,如皋市高新区的一处河岸边,一群白鹭正在此“做客”,时而展翅高飞、时而戏水觅食,三两垂钓者悠然自得,清澈的河水缓缓流向远方,串起一幅幅田园美景。
清水绕村,流水涔涔,“脱胎换骨”的河流唤醒了人们关于乡愁的记忆。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建设现代水网发出新的指令——“打造干净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面对全域治水新的挑战,如皋投入6.7亿元以水为媒做文章,在331个行政村创新实施“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和“水韵”色彩。
齐心治水
再现碧水长流
如皋依水而生、傍水而兴,水系纵横、河网密布。然而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水质退化,原生态的清河美景渐渐消失。治水兴水,时不我待。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身边的河道”,今年,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多次在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攻坚会议上强调河道长效管护的重要性。“河道长效管护的落实,关键在于各镇党委政府有力的领导、充分的发动和广泛的群众参与。”
如皋全市上下再次拿出40多年前战高沙的精气神,迅速掀起“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新热潮,《如皋市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工作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如皋市村级河道“自己的河道自己管护”实施意见(草案)》相继出台;14个镇(区、街道)全面铺开,工作部署会、现场观摩会、片区推进会、村民轮番召开,按照“宅间河道跟宅走、田间河道跟田走、林间河道跟林走、鱼塘河道跟塘走、企业河道跟企走、其他河道跟组走”的原则,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河。
一串最新数据印证着如皋水环境的不断优化:打通断头河34条,拆坝建涵34处,形成梯度水系;15个市考以上断面优Ⅲ类比例继续保持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常年位于南通第一方阵,全省前列。
“民间河长”上岗
“酱油河”迎来“新生”
“河水常年不流动,水质发黑,长满杂草,味道发臭。”提起家门口的四级河道,丁堰镇堰南社区村民许益民深有感触。然而,这条一度遭村民嫌弃的“酱油河”终于迎来了“新生”,两岸郁郁葱葱,河水缓缓流淌。
这一变化,源于今年7月份。丁堰镇通过河底清淤、河岸整理、河面垃圾清除等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黑臭源头,恢复了河道自净功能。样板河的成功整治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河道周边88户居民主动与堰南社区签订了“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自己的河道自己护”承诺书。“保护河水清澈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村民们的肺腑之言让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明祥十分欣慰。
“我们在全市14个镇(区、街道)选取了39个试点村,先行先试,已形成了一批高标准的样板和典型。”如皋市水务局副局长黄国建介绍说,一个由政府主导、镇级组织、村级实施、村民参与的村级河道日常管理体系正在如皋逐渐形成,让每一条河流都写上了群众的名字,让河长变成了“家长”。
3日,在白蒲镇邓杨村,58岁的顾剑像往常一样来到家附近的河边,查看河道是否整洁。为了实现河道一体化长效管护,邓杨村发动沿线群众人人参与,大力推进河道管护和养鱼护河有机结合。顾剑便是最早参与河道管护的村民之一,“原来河道水系不流通,臭味扑鼻,现在不仅河变美了,隔几个月就能分得几十公斤鱼,大伙儿都很高兴”。
全民护河治水的浓郁氛围在如皋愈演愈烈,农村河道从无人管到有人管再到专业管、标准管的管护新格局正逐步形成,一条符合如皋实际的河道长效管护新路正在铺就。
全域治水
铺就生态致富路
上月初,如皋再添一国字招牌,成功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全省仅有两家。该试点项目总投资4.48亿元,以如海运河东西两片区作为治理重点,推进区内三级河道、四级河道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打造15个水美乡村。
走进同样有着“省级水美乡村”之称的城北街道平园池村,一步一景,绿意满满。这个“明星村”立足资源优势,挖掘特色产业、特色生态,走出了一条既让群众获得金山银山,又留住绿水青山的治水惠民路。
“原来很多家沟家塘是藕池,借助河道整治的契机,在原有藕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再配上景观设施,就形成了集种植、采摘、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藕池文化园。”在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的眼里,大大小小的河道里不仅流淌着生态宜居的新生活,更是升级版的美丽乡村之路。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子带来了人气,也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去年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39.9万元。
随着水环境整治的持续推进,一条条河畅了、水活了。水之变,让农民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乡村新产业发展的劲头更足了。(记者 陈嘉仪 通讯员 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