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勃勃生机的代名词,近几年来,成为全国“双碳”第一县如东高质量发展最耀眼的色彩。
人走绿道,鸟驻绿窝,城市绿肺手挽手,零碳电净输出,经济巨轮上的绿色发动机竞相摇曳……7月1日,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非凡十年”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如东,向海发展、耕海图强、点绿成金,一幅幅百姓尽享绿色福利、绿色经济枝繁叶茂的画卷尽收眼底。
吞吐绿能
外输天然气649亿方
距离陆地13公里海面上,中国首座外海无遮拦人工岛傲然屹立,高高耸立的6只白色储气大罐,通过管道昼夜不停地向长三角输送绿色能源。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华东地区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今年以来,江苏LNG接收站码头格外繁忙,漂洋过海到港的大型LNG船舶接踵而至,与伸向深水航道的火红栈桥,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交相辉映,绘就一幅“能源巨轮”出坞的壮美画卷。
“2011年5月投入运行以来,累计接卸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LNG545船,外输天然气649亿立方米,相当于掘出了一座7982万吨的煤矿,为长三角地区加速绿色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缪晓晨指着前方5号6号大型储气罐告诉记者,去年三期投产后,江苏LNG的年储存、气化、外输能力均跃上千万吨级台阶,目前,正加紧推进三期配套码头与储罐扩建工程,计划再新增1座LNG储罐与配套气化设施,与协鑫汇东共建A2码头,年接卸能力将突破1000万吨。
疫情防控、气化作业、加密巡检……江苏LNG“铁人”团队奋勇争“气”,一年又一年放弃与亲人团聚,战斗在守护国门和天然气保供的“双前线”。他们扎根海中小岛,夏天迎着40℃以上高温,冬天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潮,倾情奉献绿色能源,10年铸就全国第一个千万吨级LNG接卸储存供应基地。
江苏LNG接收站是国家重点工程,它的西侧,总投资52亿元的江苏省液化天然气储运调峰工程项目快速推进,3只单体20万立方米的储气罐墙体一天天长高,2号储气罐顺利封顶。目前,350多人的两支施工队伍挥汗如雨赶进度,确保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把洋口港能源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洋口港建设4个LNG泊位,总接卸规模为2000万吨,居全国第一。如东乘势而上,聚力打造全国LNG接卸基地、储备基地、供应基地和销售中心。到“十四五”末,能源岛LNG储罐总罐容达到228万立方米,总接卸能力跨上2000万吨、年应税销售超1000亿元。
绿色转型
飞来6个百亿项目
走进洋口港金光如东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碎浆机将一捆捆从印尼运来的原料粉碎成纸浆,造纸、包装、打包,全程自动化,3条先期投产的生产线上,没有一个工人,值班员工只需在中控室按按遥控按钮,一箱箱优质产品源源不断下线。
金光如东产业基地项目是南通历史上投入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产业项目之一,印尼金光集团投资450亿元,上马年产396万吨高档生活用纸项目。“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式生产,生产工艺、装备能力、环境保护、单位能耗等方面均达到全球最先进水平。”金光集团如东产业基地副总经理林威助说,走低碳发展、清洁生产之路,把如东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循环经济为一体的绿色、节能、环保的科技产业基地和高档生活用纸产业园。
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近几年,如东耕海图强,以绿色转型的定力,打造长三角沿海发展质量高、活力强的蓝色经济增长极。厚植绿色产业集群,6个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相继建成投运。
江东科技有限公司5G智能光纤工厂车间内,一台台飞速运转的光纤拉丝机,以每分钟2968米的速度产出客户等着取货的光纤。“今年产品供不应求,上半年应税销售增长30%。”总经理助理王玉树说,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产能提升25%。江东科技是南通最大的制造业企业中天科技集团飞速发展的子公司之一,位于如东经济开发区内的中天工业园。得益于一家家子公司逆势飞扬,中天科技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年营收从10年前的126亿元增加到去年的815亿元。今年,他们率先启动绿色低碳制造行动计划,低碳产业总量直奔千亿。
三链联手
崛起国字号产业基地
一根根110米长、直径9.5米的海上风机单桩,刚刚验收合格,就被800吨的龙门吊提上停靠风电母港的货轮,运往山东等地的海上风电场。过去,海上风电场建在近海,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今年起向深海进军,拥抱平价时代,海力风电的“战法”就是主打产品小型化向大型化大踏步跨越。去年,生产4兆瓦、5兆瓦塔筒的子公司海力海上装备车间,今年产品长胖了、长高了,变成6.25兆瓦、8兆瓦,最大的做到了10兆瓦以上。
一台台大功率风机,刚刚从江苏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下线,就运往浙江3个海上风电场吊装。今年他们投入批量化生产的3种规格风机,以“高可靠性、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的绝对优势,在海上风电平价的元年连中三标。2015年,江苏海装风电机组出口美国,实现了中国风机从进口到出口的惊天大逆转。
招引优质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如东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如东集聚风电上下游企业120家,形成以风机整机和配套设备制造为主,包括风电技术研发、风电场施工建设和运营维护、勘察设计、防腐材料、海洋环境保护、大型设备物流等在内的风电全产业体系,去年实现应税销售680亿元,从零起步,“无中生有”,掘出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支柱型新兴产业。
2021年11月24日,江苏海力风电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首发新股5434.8万股,每股发行价格60.66元,募集资金32.97亿元,刷新了南通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最高纪录。
创新链、金融链、资本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如东好戏连台,转型发展强引擎竞相涌现。国内首次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运用于海上风电,这是如东的创造;电池产品独创填补国内空白的“稀土+碳技术”,产品订单连年激增,也是如东的智慧。超高分子量纤维萃取剂独家创造,彻底规避安全环保风险,能耗仅为同行的三分之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跃居全球第一,被工信部列为制造业单项冠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开发的六氟磷酸锂吨产品电耗下降2000千瓦时,吨产品蒸汽使用量从0.5吨降为零。这是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赋能百亿新材料产业的神来之笔。
一项项独门绝技,助力海上风电与安全防护用品、高分子材料三大产业跨进三大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行列。全县191家高新技术企业、343家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比提升到47.7%。
生态优先
绿色福利人鸟共享
7月22日5点30分,家住城中街道中央广场的12岁学生许吴剑,穿过车水马龙的解放路,沿着范公堤北路朝北前行,踏上3月底竣工的绿道一路奔跑,越过3座桥,来到掘苴河西岸的绿道打道回府,一路下来5公里。
“只要不下雨,我天天跑步,原来河道两岸下不了脚,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而今处处绿意盎然,榉树、香樟、无患子、雪松等二十多种树木花草错落有致,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许吴剑说。
穿越如东东部城区的掘苴河从城市伤疤变成百姓津津乐道的健身乐园,得益于如东县委县政府投资12亿元,实施“三河六岸”整治工程,清淤、截污、植绿、亮化,以“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体”的风貌呈现在市民面前,晚上华灯闪烁,树木与绿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今年候鸟春迁季节,一则消息上了央视:如东县沿海滩涂湿地数万只鸻鹬在这里停歇、觅食。当上涨的潮水临近,数万只在滩涂觅食的鸻鹬集群而飞,形成“鸟浪”,蔚为壮观。7月24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再次报道如东滨海湿地万鸟齐飞的胜景。不到三个月,央视两次为如东沿海生态惠万鸟点赞。
6月27日,如东县青年公园首次发现比恐龙还古老的黑丽翅蜻。它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平时很少见到,目前属于濒危等级。
拥有100多万亩天然湿地的如东,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每年数百万候鸟在这里停歇觅食。去年,如东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660多亩的勺嘴鹬保护小区高潮位栖息地。
为天上“来客”建设新家园,也为水里的万千精灵打造避风港。如东向海图强,生态优先,持续推进“江苏沿海最美岸线”“美丽海湾”建设,实现海岸线自然化、绿植化、生态化。
向海发展,绿潮奔涌,生态如东,活力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