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生三厂是张謇实业救国历史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謇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载体。2021年9月,在建成投产百年之际,大生三厂启动了首次系统修缮,经过一年多施工,目前,钟楼、总办事处、原棉仓库等三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已经完成保护性修缮。
钟楼是大生三厂的标志,也是海门三厂的地标。钟楼外墙青砖饰面,券顶通道上方“大生弟三纺织公司”为张謇手书。从1921年投产以来,每到整点,三厂钟楼都会准点报时。“钟楼座北向南,前面原是厂河,现已改为公路。它的实用功能跟大生一厂的是一样的,曾作为工人上下班的必经之道。”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启祥介绍:“钟楼高约25米,共五层,整个设计是欧洲的巴洛克风格。在第五层的钟室内,摆放着钟表中央控制器,四周墙面上都装有钟盘,方便各个方位的人们得知准确时间。钟楼之所以谓之钟楼,就是因为每逢整点,顶楼的大钟都会整点响起。而这个大钟还是当年从英国进口的原物。”
在钟楼的东北侧,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建筑,门厅上方“总办事处”红色大字展现眼前。庭院内,张謇手植的罗汉松等珍稀树木郁郁葱葱,见证过这里的百年风雨。而在钟楼的西北侧,约百米处,为五进仓储式建筑群——原棉仓库。高大宽敞的仓库为砖混墙面,木结构梁架,每进由天井相隔,仓库西侧均设通道,既作运输,又作消防,天井两侧各辟一门与通道相连,整个库区保持原貌,使用功能至今未变。
张謇在1895年创办了位于南通唐闸的大生一厂,随着事业的扩展,又建成了大生二厂,三厂和八厂。二厂原来建在启东,但在抗日战争时,由于被日本飞机炸毁,不复存在。海门的大生三厂1919年开始兴建,聘请外国设计师整体设计,上海建筑队伍营建,1921年投产,呈现出鲜明的中西合璧风格。2013年,三厂钟楼、总办事处和原棉仓库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此次修缮利用国家文物修缮资金1300万元,按照最小干预原则,从屋顶、墙面、门窗到地板,都最大限度保留原材料。
镇因厂而名,鼎盛时期,厂里有七八千名工人。直到今天,企业车间仍在生产。修缮全部完成后,这里将打造成张謇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展陈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