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日讯 经过持续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1月28日,家住市区虹桥新村106幢、78岁的张锦泉告诉记者:“我们老两口身体不太好,子女又不在身边,日常买菜做饭成了负担。过去没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时,我们就是简单吃吃,现在有了这个大食堂,每天的菜都不一样,荤素搭配随便选,吃得既营养又健康。”如今,独居、空巢、孤寡老人越来越多,张锦泉建议,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一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照料,让不同类型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日前,70岁的徐毓琴与一帮姐妹受邀到虹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体验,让她着实感受到中心服务的方便、快捷。徐毓琴觉得,在这里不仅可以吃饭,还可以玩儿,既满足老人们的需求,又免除子女们的担心,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作为一名文艺社团的领头人,徐毓琴提议,“养老日托”服务还应该从不同年龄层老人的各种需求出发,例如,中心可以与市、区老年大学以及艺术机构等合作,拓展更多的学习、娱乐等服务项目,让大家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享受更多的精神文化大餐。
徐琛琛是安通公司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负责人,该公司在崇川、港闸多个街道承接了日托助餐服务,服务上千名老人。徐琛琛说:“我们的服务队员都通过入职培训,持证上岗。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跟供货商都有协议,每天配菜过秤、验收,对每天的餐食留样保存48小时;在管理方面,要求服务队员每天都做好服务台账的登记、老人的个人信息登记、用户协议的签订、收费情况的登记、每日活动的记录等等。”徐琛琛表示,万事开头难,安通公司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时间还不长,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改进。“公司一定会继续投入人力和物力,不负政府和百姓的期望。”
记者 任溢斌 实习生 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