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江苏网4月28日讯 当前,我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深度发展阶段,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26.1%,预计到2020年,此占比将达到30%左右,也就是3个人中将有1个老年人。近日,市政府出台进一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我市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064”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老年人口中,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6%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4%享受机构养老服务。
记者吴银华
到2020年,
形成“9064”养老服务格局
根据市政府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064”养老服务格局。
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城乡所有老年人。市、县 (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级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养老床位总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左右。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达到50%以上,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市到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4级互联互通,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基本服务全面保障。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健全“三无”、“五保”等老人政府供养标准增长机制,着力保障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养老责任。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鼓励发展老年护理、老年康复及社区养老服务,推动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教育、老年金融服务、老年信息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生产老年人产品的龙头企业、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打造一批具有南通特色的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到2020年,新增200张以上床位养老机构不少于40家。
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政府将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养老服务的积极性。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0%以上,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由社会力量承接服务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
5年内,
做到3种养老服务并驾齐驱
到2020年,全市构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将做到家庭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3种养老服务并驾齐驱发展,基本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家庭养老服务方面,落实好高龄老人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健全以县(市、区)为单位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到2015年,全市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人、70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重点优抚对象均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崇川区、港闸区及市开发区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失能老人,政府购买服务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到2015年,具有日间照料、助餐送餐、健身康复、文化娱乐、精神关爱等服务功能的标准化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1/3的农村社区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到2020年,农村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到2020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由社会力量承接服务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以“智慧社区”、“智慧卫生”建设为依托,建设基层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生活、医疗保健、代购代缴、紧急救助等方面的服务。到2020年,以县(市、区)为单位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全面建成,全市70周岁以上独居、空巢家庭老年人居家呼叫和应急救援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困难老人的呼叫系统安装、服务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
进一步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到2020年,收住失能老年人数量占总入住老年人数量的50%以上。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到2020年,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0%以上。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托底功能,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前提下,拓展社会寄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功能,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运营效益,逐步将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力争2020年达到50%。加强农村高龄独居老人的帮扶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全面推行“一助一”邻里服务,确保农村社区分散供养的失能“五保”老人及80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基本养老服务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