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中稻收割进入高潮,秋收工作全面展开。记者 许丛军 摄
10月23日,全市中稻收割进入高潮,秋收工作全面展开。市农委农情调查显示,全市秋粮亩产有望超过500公斤,水稻亩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实现“九连增”成为定局。
在2011年罕见的旱灾面前,我市转向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并启动“亩产吨粮县”创建活动,建立一批亩产超“吨粮”的规模化粮食产业基地,全市共创建粮棉油万亩示范片78个,比2010年增25个。今年,国家对我市种粮农民补贴资金达6.34亿元,比去年增加1.2亿元,部省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扶持资金达2160万元。政策激励和项目扶持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选用良种、增加投入、科学种田的积极性。各级农业部门因势利导,围绕粮食增产目标,狠抓以水稻为主的秋熟作物田管措施落实。“九连增”,南通农业并非“单科状元”,而是全面跨越。截至9月底,全市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5%和13.2%;蔬菜播种面积223万亩,同比增11.1%;总产量367万吨;同比增15.4%。高效设施农业快速推进,今年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1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已达到14.13%。
同时,加快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所有县(市)区均建成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其中3个县(市)建成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农业基本现代化,就这样走下蓝图,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根据省统计局、省农委、省委农工办等5家单位公布的全省农业基本现代化监测数据,2011年,我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实现值为75.44分,比2010年提高了8.14分,继续保持苏中第一。海安县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海门市被确定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市)。
围绕2018年全市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各地、各部门“时间表”已经划定:到2016年,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18%,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21.7%。全市农业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