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巷烟火气很浓,但是沿街垃圾设施影响了形象,也让街区公共空间捉襟见肘。”“这里街巷内的车太多了,影响了行人和骑车人的通行。”12月8日,一场城市社区行走的活动,在玄武区环东大区域拉开序幕。规划师、居民、商户、大学师生等群体,带着任务卡,沉浸式漫步街巷,为老城社区空间焕新寻找答案。
8日早上,团队成员在蓁巷社区责任规划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童明引导下,漫步历史与风景融合的校园内。走出学校南门,扑面而来的是热闹、拥挤的蓁巷。“四牌楼这边的小巷陪伴了我的南京岁月,能够参加这次体验和献策活动,很荣幸。”师生组、东大建筑学院研三学生金紫轩边走,边在手中的慢行地图上做着标记。
一行人从蓁巷、将军巷,转到沙塘园、成贤街、大纱帽巷、老虎桥,再到进香河路,了解街巷背后历史和现状。尤其是进香河菜场上方不仅有4幢居民楼,数百米长的空中走廊,让新南京人黄泓倩很是惊讶。她觉得可以嵌入一些户外活动的设施,营造空中休闲场景。
在圆桌交流环节,东南大学规划师团队、新街口街道、河西集团介绍项目亮点和后期运营。鼓楼区、秦淮区、溧水区则介绍了规划师参与下的优秀案例。记者了解到,蓁巷的更新已经列入玄武区城建计划。
东南大学蓁巷社区规划师团队成员白雪燕向记者介绍,社区是存量时代空间治理的重点。通过蓁巷社区周边各类公共资源的统筹,项目将构建环东大特色文化街巷,形成城区、社区、学区的互动,并以多方参与共治,打造综合效应的示范性社区生活圈。
“这次步行体验活动,将为我们继续深耕社区规划提供更多新思路。”白雪燕表示,蓁巷社区采用渐进式的方式,包括先期实施蓁巷至将军巷近500米长的空间改造。再整合内部闲置空间,增设便民服务设施。规划沙塘园、双井巷等区域,有序纾解蓁巷至将军巷非核心业态和停车需求,为主街步行环境营造腾挪空间。
如何让社区健康生长,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规处处长邢佳林表示,开展“以人民为中心,为社区而规划”的系列活动,是希望把社区规划师的团队集合起来,把有需求的社区街巷找出来,形成对话,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机制。
去年,我市先后印发《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和《南京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而为社区而规划,将在规划和标准引领下,通过空间的挖潜、资源的配置、多元的参与,丰富街区配套,实现宜居、宜学、宜游的美好社区生活环境。从一条街延伸到一片区域,继而全市推广,助力城市社区焕发新生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