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首页>地方频道>湖州>要闻

今年我市计划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23万平方米

穿保温“外衣” 换绿色“内搭”

  记者日前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红旗路院区改建项目(一期)2号楼施工现场,只见单挑“硬骨头”的电钻、火星四溅的切割机、上下挥舞的铁锤,正共同上演着一场“室内交响乐”。
  “2号楼建于上世纪末,大部分设施不符合现行建筑能耗指标要求,是整个项目的改造重点。目前正在拆除原有电器设备以及卫生洁具,后期会更换成节电节水型设施。”市城市集团下属城建集团(城西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原有外立面的普通铝合金窗保温性能较差,也将更换为双层中空玻璃窗。
  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举措。自2021年以来,我市聚焦建筑领域碳排放,在对新建建筑百分百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同时,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原则,有计划、分批次地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受既有建筑结构等条件限制,目前大多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都更侧重保温。我们主要通过重点改造既有建筑的外立面、外门窗、屋顶等,结合各区县地域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改造方案。”市建设局说。
  数据显示,全市已累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34.3万平方米。据悉,为让越来越多既有建筑变身节能楼房,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既有高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并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立联动机制,在推进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五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衔接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根据计划安排,到今年底,我们将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8万平方米以上、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万平方米以上。”该局说。
  “通常来讲,非节能建筑的采暖能耗相当于节能建筑能耗水平的2至3倍,往往会造成能源浪费。”该局介绍,当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非节能建筑的外墙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露点,容易导致墙屋面出现结露、霉变、起皮等;而进入夏季高温天气后,室内则更易感觉闷热不适,特别是顶层尤其明显,“为建筑增加保温层,能更有效阻隔室内外热量传递,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