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家五部委专家组来扬考核“双创”示范工作。“双创”的土壤在扬州已深耕,深耕一词,道出了一项工作对一座城市的深远影响和改变。
“成绩单”为证:营商环境“不见面审批”考核获全省第一,全市技术交易连续两年获省综合考评第一,全市5项商事制度改革关键指标列全省第一……可以讲,创业创新的因子早已融入城市气质,植入城市肌理,浸入城市血脉。
“双创”,正有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改善着营商环境,为扬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推力。三年来,根植这片沃土,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企业发芽生根、茁壮成长,借力“双创”示范,扬州活力迸发、未来可期。
村落散布、炊烟袅袅……这是十年前万福大桥东的景象,如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济济一堂,共同谱写一曲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互动并进的交响乐章。“将最好的地段、最优惠的政策、最周到的服务留给创业者”,扬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扬州软件园、马场创业街、万方科创书院等一个个“众创空间”,为年轻人提供创业机会,也成为扬州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加速器”。
2019年7月19日,全省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扬州人才公园在广陵新城正式开园。公园周边已落户一批创新载体平台,充分诠释了我市“新人才、新产业、新城市”的发展理念。
“推开公司门,走两步就是公园,在这样花园式的环境中办公是一种享受。”扬州哈工智能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伟平笑言。
“我们没有刻意兴建,而是利用新城闲置资产、收储的旧厂房重点打造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生态科技新城财政局局长朱荣辉介绍,通过闲置资产、旧厂房的再利用,生态科技新城三年累计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总数达1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999.72万元,增长107.3%。
数据显示,三年来,扬州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3.6亿元资金,撬动社会资本265亿元,用于建设和发展科技产业综合体、孵化器等载体空间。建设科技产业综合体34个,入驻企业3109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5家,入驻各类创新、创业、就业人才4.5万人。建成48个众创空间,其中国家级12个,面积超过19.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1200家。建设邗江创业中心、扬州大学科技园、广陵创业中心等2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7家。
扬州探索出了一个具有扬州特色的创业孵化全链条,提档升级办公环境和人才政策,打通小微企业发展“肠梗阻”,推动“创新花”结出“发展果”。
“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对创业更有信心!”前不久,黄荣华决定开办一家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审批服务之高效,令他大吃一惊。“半天就办完了工商登记、公章刻制,一天半就完成了企业开办包括银行开户、涉税事项的全部流程。”黄荣华点赞扬州办证效率,也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三年前扬州获批“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点燃了扬州创业者的热情。为让创业者享受到“保姆式”的服务,扬州深化改革降门槛,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截至目前,全市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15项,下放745项,有效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实施“三十证合一”“证照联办”登记制度,破解小微企业筹资难、租房难、开业难、跑腿难、起名难、填表难、退出难等“七难”问题。
一组数据印证的是扬州对创业者的承诺:2018年第四季度,我市营业执照登记环节半天内完成,企业开办全流程用时2.25天,均列全省第一;2019年1-5月,新开办企业登记用时等5项商事制度改革关键指标列全省第一。
昨天上午9点,扬州政务中心集成服务窗口前熙熙攘攘。“现在,企业和群众来办事‘最多跑一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胡春风说,为下好“放管服”改革“先手棋”,线下,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都设有“集成服务窗口”,申请人可以就近办理;线上,“多证合一”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等商事制度前期改革成果凸显,一网通办,信息共享,“两条腿走路”实现了“登记方式任你选,开办企业三日内办结成常态”的目标。
为了让企业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扬州还创新建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发票配送中心,将发票给企业送上门。
曹女士是邗江一家新创办企业的办税人员,不久前她通过电子税务局,申请领用23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前台工作人员接到申请后,立即通过系统操作,发票领出后,很快就送到了曹女士所在的公司。曹女士感慨地说:“以前每个月都要跑几趟税务局申领发票,路上和排队的时间就要花掉几个小时。现在,只要网上一申请,配送中心立即将发票送到企业,太方便了!”
在让企业,特别是“双创”企业少走“马路”的同时,税务部门还坚决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收225.07亿元,户均减幅达11.15万元。各项改革举措的深化和落实,降低了创业创新门槛,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三年来,我市市场主体增长迅速,小微企业总量从2015年底的12.47万户增至2018年底的20.19万户,增幅达61.9%。
看创新,“1+N”网上营业厅服务“不打烊”
最近,江都区仙女镇饺邻社餐饮公司通过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成功购买了一套“智能点菜”系统,餐厅人手不足,点餐排长队的难题迎刃而解。该公司负责人黄凯表示,自从加入了这个平台,身边就像是多了个24小时网络“服务超市”,企业想买啥,总能找到合适的产品。
这只是扬州小微企业“双创”服务平台的精彩一瞥。2017年8月15日,为解决小微企业政策不会用、服务找不到、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痛点”,我市创新采用“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建成了扬州市“1+N”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1’指门户网站,‘N’指各部门和机构的服务网页。”市工信局副局长张云翔解释。
服务超市、政策查询、我要培训、我要优惠券、我要租房、我要贷款、审批服务……一个平台汇总全市政策“干货”、服务信息,打通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一次登录便能全网通达,满足企业所需。
“注册成为网站的会员,相当于为企业建设了十几个强大的后台服务部门。”扬州永泰机电的老总这样总结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对企业的意义。据了解,目前,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已集成13个政府部门52项服务和120多家服务机构的200多个服务产品,注册用户2.5万户,日最高点击量超过1万次。
“双创示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长夏心旻表示,在“后双创”时代,扬州将继续落实江苏省委提出的“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的要求,把扬州建设成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创名城。把建设新兴科创名城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集聚优秀年轻人才的第一路径,把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命根子”,继续在新一轮创业创新城市建设上走在前列、当好示范,让美好生活成为现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