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线与外地农户视频交流,隔着屏幕给农作物“治病”——
扬大“土壤医生”云义诊解难题
“我这片地种出来的作物总是发黄,容易枯萎,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家的吊兰叶片卷曲,叶尖枯焦,该怎么办?”……近日,扬州大学23名“土壤医生”,在线与来自七省十市的二十多户农户进行视频交流,开展“土壤云义诊”活动,刚上线,农户们就纷纷提出了种植时遇到的难题。
“别慌别慌,让我看一下植物的生长。”视频这头,“土壤医生”们对着画面,仔细观察作物长势,进一步询问并耐心解答。“您的土壤及农作物病害虫较多,建议对土壤采取开沟的办法,并询问当地植保人员害虫类别,使用相应的农药灭虫。”“建议您换一个更大的盆,剪掉一半老根系,选用本地的土和泥炭土混合,浇透水,放在阴凉处。”……听了“土壤医生”的话,不少农户表示,这下心里不慌了,对丰收更有信心了。
隔着屏幕还能给农作物“治病”?这些“土壤医生”并不简单。他们既有农业土壤改良修复研究方面的专家,也有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专家,其中不乏名家大咖,全国农业丰收奖获得者、江苏省设施蔬菜绿色发展技术专家指导组专家、扬州大学教授钱晓晴就带头“坐诊”。
据悉,扬州大学“土壤医院”是以为农业土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新型公益性土壤诊疗机构,是国内高校首个“土壤医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经累计修复土壤万余亩,帮扶农户三千多户,开展技术培训及现场指导活动近百场。
“互联网时代,将服务线上化是大势所趋。广泛开展线上问诊,可以让沟通更便捷更灵活,当前更是十分必要。”“土壤医生”王桂良说。
对于后续可能面临的问题,“土壤医生”们建议农户采集土样邮寄到学校,以便于进一步分析化验,找到更为详尽、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此次‘云义诊’给环境类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学习平台,为农户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指导,有利于让他们的农作物健康生长,助力稳产增收。”钱晓晴说。 (通讯员 邱菀荞 王振兴 记者 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