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扬州市文旅部门精心谋划,线上线下齐发力,以一系列丰富的文旅活动拉开活动序幕,为市民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造“无边界博物馆”
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我市将陆续开展各类展览、宣传、教育活动24项,其中各类专题展览12个,社会教育活动12项。
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国际博物馆日”的重头戏。今年,各文博场馆准备了精彩的“文博菜单”,“上新”一批新展让观众们一饱眼福。
其中,扬州博物馆将新开“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扬州八怪纪念馆将新开“佛缘妙相——熊崇荣佛像剪纸艺术展”,扬州市汉广陵王墓博物馆特展厅将新开“同生天地间——南京出土六朝动物题材文物特展”,仪征市博物馆雨花石厅将新开“仪征市第十六届‘绿杨春早’雨花石精品展”。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云观展”已经成为各文博场馆的常态,今年的系列活动安排中,仅扬州博物馆就有3个线上展览,扬州八怪纪念馆、江都区博物馆、高邮市博物馆等也都有展览将在线上与观众见面。
“线上活动拓展和延伸了博物馆社会功能,打造了‘无边界博物馆’的理念,不仅顺应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的展示与传播方式,更满足公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沈文杰说。
活动方面,各文博场馆不仅将开展为民鉴宝以及展览、活动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等线下宣传活动,还会在线上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知识宣讲、博物馆日小知识线上趣味问答、“手作时光——广陵芍药世无双”非遗云课堂、“生与死——墓葬考古中的世界”公益云讲座等互动活动。
十条研学线路发布,串联城市文博地标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叠加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将迸发出持久的文化推动力。昨天的发布会上,十条“博物知旅”研学线路发布,紧紧围绕扬州文化遗产资源特色,串联博物馆、纪念馆、遗产点、文化旅游景区等,突出文旅融合,让公众在参观中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汲取力量。
研学线路分为运河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四个类别。
运河文化类线路由“运河风采”“水工智慧”组成,串联了瘦西湖、东关街等运河遗产、场馆、园林古街,同时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等现代工程囊括其中,让游客感受运河与城市的发展变迁。
历史文化类线路包括“汉风唐韵”“‘邮’通南北”“儒风千年”“诗词扬州”,深度融合各县(市、区)文旅资源,让游客在历史遗迹中聆听城市故事,感悟城市文化底蕴。
非遗文化类线路有“扬州‘技’忆”“书香扬州”,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486非遗聚集区等景点的串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红色文化类线路由“峥嵘岁月”“风范长存”组成,充分依托扬州的红色热土,带领公众沿着先辈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广发英雄帖,全民拍摄“博物馆的力量”
扬州市文博场所主题各异,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参观感受。因此,市文旅局特举办“博物知旅”主题短视频展播与征集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各个文博场所的资源特色,讲述自己的参观心得。
据悉,本次活动以“博物馆的力量”为主题,目的在于展示文博机构、文化旅游景区的文物资源特色、城市文化故事等。其中,文博机构和文化旅游景区可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内涵,在自媒体网站和相关平台发布“博物知旅”主题短视频。文旅部门更向社会公众发出“英雄帖”,鼓励市民特别是自媒体达人,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
即日起至8月15日,市民可以将完整清晰的短视频发送至邮箱15735153460@163.com,视频时长要求不超过20分钟,分辨率达1080P,格式为MP4。经由市文旅局筛选后,择优在线上平台发布。 (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