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扬州博物馆将推出“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百年丹青——二十世纪著名画家作品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两场新展开幕主场设在了“云”上。公众对于“云观展”有哪些新需求?扬州文博场馆有哪些新尝试?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现状
适应时代,“云观展”成常态
据悉,“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汇集馆藏仕女画精品20余件套,以隽美动人的女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传达艺术旨趣。“百年丹青——二十世纪著名画家作品展”选取旅顺博物馆藏的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等13位画家的作品,以各位大师的代表作展现20世纪中国画坛的总体风貌与发展轨迹。
除了扬州博物馆外,本次“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市各文博场馆推出5场线上展览,数量与线下展览齐平,彰显博物馆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其实,对于文博爱好者而言,“云观展”已经不是初见,江都博物馆、高邮博物馆、仪征博物馆均已打造了风格不一的“线上博物馆”,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搭建了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与互动的平台,加深了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手段和信息化载体,打造立体式、多层次的‘无边界博物馆’,不断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社会功能。”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沈文杰说。
线上
优化内容,“云”得引人入胜
“博物馆同行交流的时候都有同样的困惑,线上展览怎样才能不单调?如果只是复制展厅内容,那么必然会导致内容索然无味,公众兴趣不足。”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坦言,“要有所突破,要引人入胜,唯有‘新’与‘变’。”
5月18日,扬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将上线“趣味问答”“知识宣讲”两个新模块,设置趣味性十足的问答小游戏以及科普知识宣讲,讲好文物背后的历史典故、城市故事。此外,“云观展”栏目还将引入“革命文物故事”环节,以真实的文物、生动的讲解向公众再现峥嵘岁月。
朱媛是扬州博物馆资深讲解员,也是“云观展”讲解员之一,这几天,她在认真准备讲解稿。“‘云观展’的讲解词与线下完全不一样,我总结了线下展览中,观众的兴趣点,以引导式、启发式的内容为主。”朱媛说。
“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通草花等扬州非遗线上教学课程,丰富‘云观展’形式。”束家平说,线上线下互动环节,能让公众更有参与感,从“云观展”向“云参与”转变。(记者 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