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一场“鱼里千年·‘粽’会遇见”民俗文化节让仁丰里这条千年古街火爆“出圈”。无独有偶,在这个初夏时节,皮市街举办的文化咖啡节热闹异常,十天内10多次登上央视各类节目,“嗨皮市集”办一场、火一场。
仁丰里、皮市街、东关街……这些曾经破败杂乱的老街,如今已成为一扇扇打开古城历史的人文窗口,一条条绵延不绝穿越千年的文化长廊。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这是总书记对扬州的赞许,更是对扬州未来的殷切期望。
古城是扬州城市的“母体”、文化的源流和市民精神的家园。
40年前,扬州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此开启了一场可持续保护古城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扬州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统筹运河文化传承的同时,以急不得也慢不得的积极审慎态度谋划,把古运河畔18.25平方公里的扬州古城纳入整体保护,推动古城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复兴,在历史街区保护、古城有机更新、现代服务功能挖掘、居民生活改善等方面进行新探索新实践,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立规矩:坚持规划先行、做好整体保护,把全面保护古城上升为扬州“城市意志”
徜徉在扬州古城东关街、仁丰里、皮市街的石板路上,不时看见斑驳陆离的古建高墙,古朴的建筑外观、精美的屋脊纹饰、石雕,无不令人惊叹。
扬州古城分为明清历史城区和古城遗址区两部分,总面积约18.25平方公里。其中明清历史城区面积5.09平方公里,包括东关、仁丰里、湾子街、南河下4大历史文化街区和7组传统建筑群,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风貌保存最为完好、最具“中国味、文化味、市井味”的历史城区之一。
这是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相依的古城,一座南北交融、遗产丰富的古城,一座动态演变、格局完整的古城,一座风貌古朴、生活延续的古城。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扬州古城丰厚的文化遗产,更承载着祖辈们在这里生活的文化记忆。
40多年来,在席卷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浪潮中,扬州能坚守住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与风韵,完好保存这样一个“活的古城”,与古城保护始终在规划和法制化轨道上运行,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立规矩、定标准分不开。
拿着刚刚编制完成的《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规划》,市住建局副局长刘泓觉得分量很重,在她看来,这份《规划》体现了扬州古城保护最坚定的决心。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加强顶层设计,画好棋盘再落子。”刘泓说,这份《规划》与正在编制的《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方案及各专题行动方案》,探索“小尺度、绣花功、本土化、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理念,分领域、分年度推进扬州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为古城保护探出新的模式、机制和路径。
实际上,扬州人在古城保护与利用中始终坚持规划规矩先行,把全面保护古城上升为“城市意志”。解放之初,扬州军管会颁发的“管字第1号令”就是保护古城;上世纪80年代,扬州在全省第一个编制老城区控规大纲;2017年,随着我市颁布的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法规《扬州古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扬州古城保护工作走向规范、法制之路。
40多年来,扬州对古城保护的认识逐步深化,范围不断拓展,但始终坚守着一个理念,浓缩为12个字,即: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这背后是扬州历届城市管理者敬畏历史,以传承复兴的理念、审慎保护的态度,坚决避免“破坏性建设”“破坏性保护”的持续努力。
“我们把古城分为4个历史文化街区、12个片区,规划几乎覆盖每一平方米。”扬州建设部门的负责同志介绍,扬州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不破坏历史文脉、不破坏建筑风貌,实现了古城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很好地保护了“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市井市民”的古城历史空间、街巷肌理和生活形态。
兼顾形与神,才能做好古城的全面保护,才能留住根与魂。从文物古迹修缮到沿街建筑综合整治,从背街小巷整修到清水活水工程实施,从历史街区提升到文化遗产传承,从人居环境改善到“八老改造”……近年来,扬州聚焦“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审慎推进古城保护和更新,累计完成古城保护利用项目投资近10亿元,实施了一批古城保护示范项目,重点整治南河下、仁丰里等一批历史街区,保护修缮一批标志性特色建筑,形成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活化利用、优化功能的古城保护新格局,保留了古城扬州的“历史印记”,也让扬州的古城“活”起来,再现生机和活力。
如今的扬州古城,历史格局得以基本完整存留,仍保存着宜人的空间尺度、开阔柔和的天际轮廓和匀质细腻的街巷肌理,这在全国140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极少见。
“街还是那个街、店还是那个店、味还是那个味。”刚刚过去的周末,旅居外地的黄东涛回到家乡扬州,行走在古城里,对比珍藏30年的发黄老照片后,他感慨道。
汇民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凝聚古城保护强大合力,以古城复兴惠民益民
仁丰里82-1号是当地有名的“最美庭院”,“勺池园”内花木繁盛,敞开大门欢迎八方来客。71岁的“园主”张呈生正忙着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述古城文化故事。
“仅端午小长假三天,我就先后接待了200多位游客。”张呈生笑着说,他家是社区“我家大门常打开”活动的重要一员,“我会继续讲好仁丰里的故事,讲好老扬州的故事,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原汁原味的古城文化。”
“让游客爱上一座城,先要让他爱上这里的人。”广陵区汶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钟蕾说,多年来,他们接力建设仁丰里街区有机更新项目,建设好扬州美丽宜居、共享善治、热情文明的“城市客厅”,得到广大街区原住民的积极支持。“我家大门常打开”,就是群众的自发之举。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成了古城的“义务导游”,越来越多的民居成了古城旅游的“免费驿站”,而生活在“城市客厅”的原住民也越来越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在扬州,历任决策者深知,“扬州古城什么模样,扬州人民最清楚。”因此,走群众路线、汇聚民智民力,贯穿了古城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方方面面。
扬州古城保护有一条“铁律”:设计古城改造,必须广泛倾听各方意见。市人大常委会也敞开大门,邀请市民代表列席旁听,认真讨论通过老城区控制性规划大纲、历史街区控制性详规、民居修缮规划等一整套完整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
古城保护投入巨大,如何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助力古城发展,考验当地政府的智慧。扬州在这方面做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例如,设立古城保护专项资金,每年从市区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古城保护;积极推进政府引领、社会支持、居民融入、专业支撑的多元保护和有机更新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古城复兴计划。
政府部门与民间力量共同发力,是工作推进的利器。在扬州,民间力量正成为古城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强有力补充。更多公众成为古城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使扬州古城保护工作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古城除了古旧建筑外,最值得保留的就是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生活原生态。不能大规模搬迁,又要过现代化生活,古今碰撞的矛盾该如何化解?扬州出台民居修缮补助政策,通过资金补贴和技术指导,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古城保护的积极性,先后搬迁改善3000多户家庭的住房条件。同时,扬州对古城300多条背街小巷逐一整治,铺设供电、通信以及上水、下水管网,让留在古城的原住民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一批与古城居民息息相关的民生改善实事项目,在提升古城居住环境和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使古城保护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
“园林多是宅”,曾是老扬州精致生活的历史镜像。这几年,40多户新“传统民居”、80多个“私家园林”在群众自发自主设计建造中散布在古城各处角落。园主多为普通市民,他们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充分展示了老城区里现代扬州人的精致生活。平时,这些私家园林也敞开大门,迎接海内外宾朋。
原汁原味的老扬州生活得以保留,生活也便捷了很多,自然留得住人,古城的韵味得以传承。在东关街、南河下、仁丰里、皮市街……挂着相机的游客信步闲逛,本地居民骑着电动车往来,车筐里装着柴米油盐。
放样子:多元探索古城保护有机更新模式,构建“全时域、全地域、全要素”的名城保护和更新体系
今年4月18日,作为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的“西桥头堡”和首发项目,改造一新的“红园·仙次元”与市民和游客正式见面。这座承载扬州风土人情的开放式园林街区,用光影演绎扬州的风雅繁盛及市井烟火,打造文化生活沉浸式场景体验。
北护城河是扬州古城保护的“新战场”。加快推进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建设,是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落实“让古运河重生”要求的具体实践。目前,天宁寺修缮、文汇阁复建、冶春园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已拉开序幕。而与之相连的小秦淮河,经过两年的综合整治,文史古籍中繁华的“小秦淮”得以重现,在留住人间烟火气的同时,也塑造了古城的新形象。
小秦淮河和北护城河的改造更新只是扬州古城保护和有机更新的一个缩影。古城的有机保护,必须解决“怎么用”的问题。近年来,我市统筹古城资源,在保护修缮的同时,积极探索活化利用模式,做到传承历史文脉与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并重,充分展现千年古城的历史和时代魅力。在此方面,扬州已经涌现出一批亮眼作品。
不来东关街不算到扬州。东关街是扬州最早开始进行改造更新的老街。这条街道采用政府投资规划修缮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和利用。不搞大拆大建、力求修旧如旧,走出一条古城发展文化旅游、实现保护利用的成功之路。改造完成后,这条仅1122米长的老街展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扬州胜景,年接待中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年营业收入6亿多元,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彩衣街与东关街相连。这条老街的改造更新则采用政府和居民共同出资进行修缮,让居民自由经营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古城保护利用的积极性,探索了“改造老街道、重振老字号、寻找老味道”的古城保护新模式。全国各地的美食小吃在这里汇聚,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
距离东关街三公里外的仁丰里,则走出了另一条保护与利用之路。仁丰里是唐代扬州老城里坊制格局的重要遗存,针对街区大量破旧老宅闲置的现状,街区采用了“微更新改造”方式,坚持“小地块、渐进式、微更新、重文旅、可持续”的发展思路,鼓励居民参与更新改造,不破坏古城街巷肌理,不动迁原住民,几乎保留还原了仁丰里的本来面貌。如今,近700米长的仁丰里,吸引了53家文旅商户,这里已成为文化、文创、文博、文旅、文人荟萃的一条街。
古城保护和利用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回首扬州古城保护走过的历程,古老与现代并存,扬州较好地保护了古城,实现了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平衡。市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扬州始终按照一街一策、一片一方的思路,因地制宜推进古城保护改造和更新利用工作。
在古城,各种业态交叉出现,其中不乏手工艺体验店、非遗文化馆等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业态,也有不少文创店、书店、饭店、酒吧、咖啡馆等,让游客在古城也能享受现代生活。
青年画家李同法在仁丰里74号创办了同法艺术空间,他明显地感受到,这些年,古城日益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保护文化气息,深度游扬州古城的游客越来越多,回头客越来越多。很多游客来扬州的目的不只是看景点,还有体验文化、体验生活。
如今,古运河、个园和“双东”片区、南河下片区等一批古城旅游线路正在走红,一批古宅名居正在形成新的旅游景点和新型经济,一批精品商店、茶吧书吧、创意工作室等文化产业正在兴起。在这座千年古城中,年轻的身影随处可见。
据透露,未来扬州将以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高标杆和中国名城保护活化的新示范”为目标,着力把扬州古城的资源“理出来、保起来、串起来、靓出来、活起来、传下来”,构建“全时域、全地域、全要素”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体系,打造古城“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活”。(吴涛 张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