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大运河“连线”尼罗河扬州开罗同日挥桨

  11月13日,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七艘赛艇劈波斩浪穿越古运河——由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和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联合发起的“运河深潜”全球赛艇穿越行动,在穿越了世界100多座运河城市后,于当日在中国大运河和埃及尼罗河的枢纽城市——扬州和开罗,同日挥桨,圆满收官。

  扬州开罗同日挥桨

  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圆满收官

  中国大运河,全球最古老的人工运河;非洲尼罗河,全球最长的自然河流。在13日,这两条世界著名的河流因为“运河深潜”全球赛艇穿越行动而跨越千山万水,遥相呼应。

  这是一场历时14个月,从扬州到开罗,全球100多座运河城市共同参与的国际赛艇活动。

  一年多前,“运河深潜”全球赛艇穿越行动在扬州正式启动。如今,在走遍世界100多座运河城市后,最后一场穿越活动在中国大运河和埃及尼罗河的枢纽城市——扬州和开罗,同日挥桨,圆满收官。

  开罗当地时间13日上午8时,由总部设在扬州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发起的“2022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100+——从中国扬州到埃及开罗”收官活动在开罗尼罗河畔举行,百余条赛艇在尼罗河上飞桨拨浪,为“运河深潜”赛艇穿越行动画上圆满句号。

  在开罗收官活动举行之前七个小时,北京时间13日上午9时,由WCCO主办、深潜运动健康(扬州)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以“全球运河穿越,共创零碳未来”为主题的赛艇穿越活动在扬州运河三湾展开,七条赛艇沿着古运河扬州段,劈波斩浪,完成了12公里的赛艇穿越,与埃及活动现场形成国际联动。

  三大国际组织发来贺信

  赛艇运动和环境保护巧妙连接

  “运河深潜”全球赛艇穿越行动由深潜运动健康(扬州)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活动于2021年9月首先在扬州启动,并沿国内大运河进行,随后在当年底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期间,拓展至英国等地。

  2022年,活动继续在全球各地陆续进行,总计到达五大洲、19个国家的100余座运河城市,从而成为一项创纪录的中外友好交流活动。活动沿途始终坚持对“零碳排、零废弃、水保护”的推广和倡议,已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象征。

  13日,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席克里斯托弗·罗兰也为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的成功举办发来了贺信。他说,2021年,“全球运河穿越行动”从扬州出发,在中国大运河的19个城市划行了1800公里,这不仅是对耐力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活动体现了真正的灵感,就是将环境保护和赛艇运动巧妙连接,向世界传递出强有力的信息,显示出赛艇运动与其他运动的差异。

  内河航道国际组织(IWI)主席鲁迪·范德文表示,内河航道国际组织非常支持于扬州发起的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他说:“IWI的重要议程项目之一是可持续发展。IWI将在2030年前实现清洁和可持续的未来。”

  发来贺信的还有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保护项目主任斯图尔特·奥尔。在致辞中,斯图尔特·奥尔表示,在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中,宣传保护水质,对于可持续发展是一次非常好的联动,“我们也会与在扬州举办的赛艇保护水质活动相结合,继续推动清洁水质的合作。”

  “运输之河”变“运动之河”

  国际语言展示扬州运动健康形象

  “运河深潜”全球赛艇穿越行动举办期间,WCCO名誉副主席王石在穿越沿途与国际组织、驻外使节、各国企业、知名大学进行接触和互动,积极宣传运河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环保理念,用国际语言展示扬州的健康形象。

  王石表示,此次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引起了国际上广泛关注,活动发起的有关环保的行动倡议已成为推动全球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这个成果的取得与扬州关系密切,该活动首站就在扬州古运河,过去14个月,经过五大洲、100多个城市连续穿越,最终在扬州和开罗同日收官,这是一个创造世界运河历史的时刻,活动的起点和终点,相隔万里,遥相呼应,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深潜运动健康(扬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楠告诉记者,13日,除扬州和开罗两地之外,还有全球各地的18个城市,围绕地球依据不同时区依次展开赛艇穿越,这形成了全球接力活动,充分象征着“运河深潜”活动的理念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支持。

  一条大运河,千年扬州城。扬州拥有中国大运河“最古老、最核心、最精华、最有活力的一段”,那些因“运”而生的历史遗存,宛如珍珠,在时光流水打磨下熠熠生辉,成为一道道动人风景。如今,扬州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运动健康赋能运河更新,把“运输之河”变成“运动之河”。冯楠表示,扬州正在力争打造继“扬马”以后的“扬艇”赛事品牌,在大运河畔建立国际级别的水上运动中心,创造赛艇人心目中的神圣殿堂。

  据悉,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正在酝酿第二季,继续新的全球百城穿越,2023年将在迪拜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进行收官,推动更多中外交流合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19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