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你们及时联系厂家修好了取暖设备,这几天才没冻着。”12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生态科技新城人才公寓,来自江西的胡上洋正向物业表示感谢。他是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入职601所的青年人才,入住半年来感受到了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从去年12月迎来第一批人才入住,一年来扬州国际人才社区暨生态科技新城人才公寓租住率达9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今年,我省确定了25个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生态科技新城名列其中。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新城大力实施青年“创自在、业自在、育自在、居自在、乐自在”五大工程,释放“青年友好·自在新城”品牌效应,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城市友好
形成近悦远来的“强磁场”
早晨起床,在人才公寓楼下慢跑一圈,喝杯咖啡,步行去扬州软件园的食堂吃个早饭再上班,周末和邻居、同事相约廖家沟公园、78大道沿线郊游野营,这是李仪一年以来的日常。“我是去年第一批入住人才公寓的,在这里生活工作都很便利。”在扬州软件园一智慧能源企业工作的李仪表示。
作为扬州首家国际人才社区,这里不仅提供了拎包入住的公寓和管家式的生活服务,打造了含健身房、共享厨房、城市书房等配套服务的共享街区,更在社区中心建立人才服务综合体,为各类人才提供就业对接、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
据统计,人才公寓揭牌以来,租住率达98%以上,国网江苏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新华日报新媒体创新中心、中航研究院研究生院、601所(航空工业沈阳所)等重点项目人才集体签约入住。
“我们为青年提供全方位服务。”生态科技新城团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城在扬州“人才新政15条”的基础上,出台了人才优享“新十条”。
租房费用最高5000元、提供免费的创业场所、来新城求职免费住宿……新城推出一系列硬核举措。
如今,新城已经成为人才近悦远来的“强磁场”。据统计,新城常住人口中20-40岁人口为17562人,占比达26.5%;今年以来,新吸纳40岁以下青年人才1000余人。
青年有为
汇聚激荡奔涌的“青动力”
走在杭集街头,充满现代感、科技感的智慧安全充电桩十分引人注目。“这套系统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还将充电过程中电池、充电器和电动车车身的技术数据在后台的智慧安全充电网络系统汇总分析,有隐患及时定位预警。”扬州智慧充电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凌云介绍,新城给他们的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如今已经落地30多个智慧安全充电站点。
得益于一系列惠青爱青举措,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新城、逐梦新城。新型电力系统颠覆性技术供需对接会、全国智能配电与物联网创新技术应用大会等“国字头”活动,“青年读书分享会”“创新创业沙龙”“青年大讲堂”等“青字辈”交流,不断举行,频频出彩,青年人才得到成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化明是新城科技镇长团成员,正在为新城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老家河南的赵坤从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入职601所,在航空产业发展一线奋斗;扬州普斯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留春是“引才大使”,为企业和新城招引高质量技术人才……青年人才们活跃在各行各业,将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注入到新城的方方面面。
双向奔赴
“最美窗口”点燃“人才引擎”
“落户新城三年,我能感受到这座城市与研究生院一同成长。”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王明峰介绍,研究生院永久校址将落地航空谷,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力争2025年建成使用。
与此同时,研究生院将进一步扩大科研、教学人才规模,今年计划招引5至10名高层次科研、教学人才,并保持每年5至10名的新增人数。“我们将在新城向着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基地和国内航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领头雁’这两大目标奋进。”王明峰表示。
如今,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中,新城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城南部板块聚力打造“中国美业港”及相关产业,中部板块聚力发展人工智能、软件信息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北部板块聚力打造“国际湿地城市”先导区及相关生态休闲产业,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3.6%;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9家,累计创成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37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万人发明拥有量达34.19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2.12%,科技贡献进步率提升至65.3%……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正在变为现实图景。
“人是‘最美窗口’里的最美风景。”生态科技新城人才办负责人表示,将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在扬州“最美窗口”点燃“人才引擎”,实现人与城相互成就、人与产互融共进、人与才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