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6日讯 昨天下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相关信息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昨了解到,在江苏规划中,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纳入省级规划,同时我省将从交通出行等方面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只要有稳定住所或稳定职业即可落户城市。
交通出行
宁镇扬主枢纽站半小时通达
规划透露,江苏省将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培育沿海城镇轴、沿东陇海城镇轴和沿运河城镇轴,并继续打造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在南京都市圈中,重点是打造宁镇扬同城化,首先进行交通同城融合,将构建通勤化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加快城际快速路和跨江通道建设,逐步形成高快结合、公铁结合的全天候、复合型城际运输通道,满足宁镇扬主枢纽站半小时通达、主城区之间一小时通达,以及主城区与近远郊新城、邻近县市通勤化交通联系。
规划提出,南京—六合—扬州是传统运输走廊,铁路重点进行宁启铁路复线电化改造,时速达200公里,总计118.8公里,用时70.5分钟。同时,加快建设南京—龙潭—扬州走廊,积极推进宁仪扬都市圈轨道建设。此外,加强扬镇跨江通道建设,形成东、中、西全方位布局的复合运输走廊,构建润扬滨江地区完善的同城交通网络,促进扬州与镇江的跨江融合发展,新建五峰山过江通道、连淮扬镇铁路,加强两市东部江都区、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广陵新城、大港、丹阳之间的联系。
住房政策
健全新型住房保障制度
规划要求,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健全与人口流动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以公共租赁房为主要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并因地制宜增加共有产权住房供应。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旻表示,要着力解决房的问题,健全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有序推进城市棚户区、危旧房的改造,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将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
落户政策
俩条件满足一个
即可落户中小城市
省公安厅现场介绍,要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落户条件,据国务院要求,把具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和具有合法稳定的职业两个条件作为落户的基本条件。江苏准备规定苏中苏北,包括苏南符合条件的一些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或者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落户。
同时,全面实行省辖市范围内本地居民户口通迁政策,现在苏州、无锡已经实现了本地居民在本市范围内具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就不受就业的限制,可以在省辖市范围内户口通迁。
推行居住证
全省可通用
此外,江苏推行居住证制度。去年年底江苏省政府已经制订出台了江苏省流动人口居住管理办法,要求在2014年年底之前,在江苏全面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不仅如此,江苏居住证还将实现全省一证通,在南京办理了居住证,在其他12个市通用。另外根据居住证要求,推行流动人口在一个地方,根据居住年限、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采用积分制的落户政策,达到积分以后就可以在本地落户。
【扬州落地】
生态科技新城纳入省级规划
记者昨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已纳入此次规划。同时,扬州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也已纳入起草议程。
在前不久召开的“跨江融合发展提案答复见面会”上,市发改委会汇报时介绍,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按照“未来城市的生态中心、区域交通中心、商务行政中心、科教创新中心”的总体定位和江广融合部“20平方公里、20年持续开发、20万新人才集聚”的战略部署,正在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同时,经发改委向省发改委积极争取,已将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纳入《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
在今年年初的全市发展与改革会议上,市发改委提出,扬州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已经纳入今年的起草议程,预计年内可出炉。
市发改委农经处在今年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思路中提出,加快推进市区社会保障和民政福利政策“同城、同步、同标”,继续扩大养老保险和大病保险覆盖范围,使更多的农民工和农村人口受益。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
突出以人为本 坚持四化同步
强调优化布局 体现生态文明
彰显文化传承
七项改革举措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
创新城镇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四个重点任务
1、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2、加快形成以沿江、沿东陇海线为横轴,以沿海、沿大运河为纵轴,以轴线上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周边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为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两纵”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
3、围绕服务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提高城乡居民素质,推进城乡法治建设。
4、强化产业就业支撑,创新城乡规划理念,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和创新型城市,加强城乡文化传承和保护,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集约高效、生活舒适便利、环境优美宜人的美好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