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讯 昨天,我市连续第12次拉响了防空警报,并通过海事卫星进行信号传输,保障了指挥系统及时畅通。据悉,这是我市近年最大规模的防空演练。现在,记者带你揭秘防空警报背后故事。
警报为何能全城同时鸣响?
有线、无线控制,固定与机动警报集合
昨天上午10时整,警报在全城同时鸣响,是民防指挥部根据空情发布指令拉响的。专家说,一只警报器响声一般覆盖一两平方公里,在其范围内最近响声可达100多分贝,最远处至少要在60分贝以上。
我市采取多种手段鸣响防空警报,有线、无线均可集中控制,固定与机动警报集合;在断电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手动报警器鸣响,战时最原始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警报声覆盖率已达全城面积的95%以上。
这位负责人表示,和平年代也要防范局部战争,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空袭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防空警报试鸣一是检验警报鸣放效果,二是提醒大家在和平时期不要忘记国防,更重要的是加强群众对防空警报的辨别能力。
【提醒】
市民防办通讯指挥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战时要求,扬州全城布齐了警报点,警报声是这样传出的:当部队发现敌情后,通过预警飞机、雷达等军事技术手段,发现敌人的空袭动向后,适时发布防空预先警报;然后,根据敌情动向,发布演习警报。这时,市民如果在家中,应立即关掉水、电、气,紧急就近寻找防空地下室或到社区指定地点藏身;等空袭解除后,发布解除警报。
民防指挥车有什么作用?
可从任何地方传回图像信息
警报声中,树人中学操场上,一辆橘黄色的民防指挥车开进演习现场。这是“扬州市民防机动指挥所”主车,其实由4辆车组成,分别为:信息采集车、后方指挥车、通讯保障车和前方指挥车。这支貌似简单的车队,其价值超过千万元,可以在中国大陆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实时传回图像信息,供领导层指挥决策。
只见指挥车支撑腿正在缓缓打开,整个车辆的重量将全部由这四条支撑腿担负。然后打下的是铜质接地线,同时开启卫星天线,看上去像一口锅的形状,接下来打开的是短波电台天线,超短波电台天线,升起倒伏式高清摄像头,便于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记录。
前方指挥车由全长12米的客车改装,上面装备有8.6米的机动升降杆,车顶摄像头可随之升高,并作360度的全景摄像旋转,及时将图像传送到基本指挥所,为领导层及时组织指挥提供信息服务;如果在夜间,探照灯同样可以作360度的全景照明。更重要的是,机动指挥车可以同时通过卫星系统和其他四个指挥站或者说地面卫星站互联互通,是目前全国人防系统装备的较为先进的机动指挥车。
指挥车里主要分指挥区、设备区、休息区和驾驶区。指挥区共有4台电视、4台摄像机,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现状,还可以观看中央电视台节目。它的“肚量”也很大,一次可以装下300升汽油,可持续工作24小时。车的底部还有自动平衡系统,使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平衡稳定。
消防特种装备“特”在哪?
恶劣条件下保护身体、搜寻生命等
■消防战斗服
在演习现场还进行了消防特种服装和设备展示。市消防支队特勤队员全副武装地穿上消防战斗服,特勤中队吴队长告诉记者,消防战斗服是消防员在日常处置火灾中所穿的服装,主要由消防头盔,消防披肩,头灯、战斗服上衣、安全腰带、消防腰斧、消防呼救器灯部分组成。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
另一位消防员手上拿的是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它是一种用于探测生命迹象的高科技救援设备,带有图像显示器且具有夜视功能,主要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正常工作。它能经受救援现场的恶劣条件,可在地震后的浓烟、大火和黑暗环境中搜寻生命。
记者看到,一名身穿橘红色救援服的志愿者,正拿着一台类似遥控器的掌上电脑,阅读着上面关于建筑垃圾下的微弱的生命体征信息,以确定被埋人的距离和位置。
这是一台大约10公斤重的橘红色的盒子。据介绍,这台雷达生命探测仪,大约价值20多万元,主要由一台无线探测发射器和一个掌上电脑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天线定向集中地发射电磁波,该电磁波能穿透混凝土墙壁、碎石瓦砾等,与人体接触后反射并产生变化。由于这种变化受人的身体活动、呼吸甚至心跳活动的影响,反射后变化了的电磁波被接收器接收,经过过滤背景干扰,某些特有的波谱经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在显示屏显示。
■防毒面具
树人中学两名学生还戴上了防毒面具,消防队员特别提醒把装满活性炭的过滤部分拉环拉开,否则将无法取得过滤效果。
扬州人防工程安全吗?
人防“地下长城”能防核5级
当人们穿行在文昌路下“782”、“792”人防工程时,虽然灯光昏暗,但曲径通幽,通道宽敞,空气新鲜,仿佛找到了战时的家,倍感安全。市民防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说:“我们现在处在地下数米,可以防止核5级和2000磅炸弹,扬州人防已筑起了一条地下长城。”
我市人防工程上世纪60年代起步,70年代起举全市之力,组织全民修建省内著名的782、792干道人防工程到京华城地下人防工程等数百个工程项目,扬州城市人口人均近1平方米。扬州人防地下指挥所、地面应急指挥中心已投入使用,并在省内率先修建了占地135亩的应急疏散基地,占地680亩的防空林和疏散地域建设正在紧张进行。
【背景】
1978年,省里下达给扬州地区的人防工程建设任务为10000平方米。有8万多人参加地下工程建设,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全年工程。全国有7个城市半年完成全年任务,江苏就扬州一个。
通讯员 赵飚 金文忠
记者 姜涛
【更多措施】
中小学每月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下楼逃生路线与跑操线路相同
昨天上午,全市中小学都进行了防空、防火、防震应急疏散演练。记者在翠岗中学看到,学生前三排的从前门出,其余学生从后门出,东三个教室从东楼梯下,西三个教室从西楼梯下。紧急警报响起时,学生已经紧张有序地疏散到安全掩体里。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类似的安全疏散演练,中小学必须坚持每月一次,同时纳入学校考核当中。
翠岗中学副校长蒋晓美告诉记者,学生的应急疏散演练与体育锻炼有效结合在一起。学生出教室、下楼的逃生路线,与体育跑操线路相同。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能听出不同的警报声,能熟知自己的疏散线路并在三分钟之内到达指定的终点位置。
记者 邵伟 通讯员 笑梅
【多知道点】
警报长短
有不同含义
警报信号以鸣响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长短,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3种。
■预先警报是长声鸣36秒钟、停24秒钟,反复3遍,持续3分钟;
■空袭警报是短声鸣6秒钟、停6秒钟,反复15遍,持续3分钟;
■解除警报是连续长鸣,持续3分钟。
试鸣时,依次鸣放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以此为一轮,反复鸣放三轮,持续时间约半个小时。